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治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治分析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治分析[摘 要]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 形成(CVST)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5例经头颅CTA和/或MRA确诊的CVST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低分子肝素。结果 15例患者中12例好转,2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转上级医院。7例 复查CTV或MRV显示吸收好转或完全吸收。15例均未继发颅内出血。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CVST疗效及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低分子肝素;磁共振 中图分类号:R743;R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1)06 _0446_03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1.06.12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病 ,人群总发病率约0.005‰,并占所有卒中的0.5%~1%[1]。CVST临床表现特异性 少, 轻重差异大,极易误诊,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发展,该病报道日趋增多。笔者对15例CVST患 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1年至2010年确诊CVST住院患者共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 ,年龄19~62(40.5±13.2)岁;病程5小时~1年余,其中急性起病8例(病程1个月)。有脑出血、头部外伤、剖 宫产前驱史各1例,患有肾病综合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1例,1例病前在高原短期 居住1月。其中有7例初诊或误诊为脑膜炎、硬膜下出血、脑梗死、急性肾衰或偏头痛 1.2 临床表现:以头痛为主,本组头痛14例,伴恶心呕吐12例,视物障碍3例,四肢 抽搐2例,意识不清2例,头晕1例。头痛以额部、颞部或眼眶部胀痛多见。体检:颈部抵抗3 例,视力减退3例,意识障碍2例,一侧额部针刺觉减退1例,伸舌偏斜1例,肢体偏瘫伴锥 体束征阳性1例,神经系统体征阴性5例 1.3 实验室检查:本组患者入院时均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及D2聚体检测。6例血白细胞数 轻度升高,10例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均无异常,8例血纤维蛋白原增高(阳性率53.3 %),7例D2聚体增高(阳性率46.6%),而纤维蛋白原及D2聚体同时升高6例(40%),3例血小 板数降低,2例血小板数增高。2例行腰穿脑脊液测压分别为150mmH2O、190mmH2O,前者 细胞 数、蛋白均在正常范围,后者细胞数400/ul,单核占80%,蛋白2.06g/L,糖、氯化物在正常范 围 1.4 影像学检查:本组3例起病初头颅CT未见异常,1例头颅MRI平扫未见异常,后随病情 进展进一步检查明确。其余患者CT或MRI平扫显示受累静脉窦区域及附近脑叶条索状、新月 形异常信号,有的伴局部水肿。15例均行头颅CTV和/或MRV检查确诊,其中CT静脉血管显像 (CTV)10例次,MR静脉血管显像(MRV)8例次。以累及上矢状窦为主,部分合并两处以上静脉 窦。分别是上矢状窦9例,横窦6例,乙状窦5例,直窦2例,海绵窦1例。CTV成像显示静脉窦 内充盈缺损,提示血栓形成。MRI显示静脉窦内异常短T1长T2信号,MRV提示受累静脉窦内不 规则的充盈缺损征甚至未显影(图A-F) 1.5 治疗及预后:15例均予低分子肝素0.4ml皮下注射,1例剖宫产患者治疗早期先予普 通肝素缓慢静滴,延长PT及INR,待病情稳定后予低分子肝素;12例好转后均以华法林口服 巩固。对于脑水肿、颅压增高者予甘露醇、甘油果糖对症处理;癫痫发作予苯巴比妥、丙戊 酸钠治疗;8例患者加用甲基泼尼松龙或地塞米松针,出院时改泼尼松片口服;4例加用低分 子右旋糖酐血液稀释疗法。15例患者经治12例好转,好转患者头痛、恶心等症状均缓解;1 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呈爆发病程,急剧恶化,住院第3天家属放弃抢救自动出院 ;1例上矢状窦栓塞患者继发癫痫持续状态,循环呼吸衰竭而自动出院;1例转上级医院诊治。7例在首次检查后1周~3个月复查CTV或MRV,均显示部分或完全吸收 2 讨论 CVST的病因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类。遗传性危险因素少见,如抗凝血酶Ⅲ缺陷,蛋白C和 蛋白S缺陷,遗传性纤溶系统异常等。而获得性因素包括肾病综合征、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妊娠、炎性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病、脱水及药物等[2]。CVST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主要为两大症候群:颅内压增高症状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本组绝大部分患者有头 痛(14例)、呕吐(12例)等颅高压症状;而局灶性症状不多,5例神经系统体征阴性,故 容易误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