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教案第三编第三章.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法学教案第三编第三章

第三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 1.概念: 泛指经营者为了争夺市场竞争优势,违反公认的商业习俗和道德,采用欺诈、混淆等经营手段排挤或破坏竞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并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的竞争行为。 2.《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7种行为: (1)仿冒行为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 (2)虚假宣传 (3)侵犯商业秘密 (4)商业贿赂 (5)低价倾销 (6)不正当有奖销售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 (7)诋毁竞争对手 (8)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 3.特征: (1)不正当竞争行为主体的特定性 经营者,以盈利为目的的法人、组织和个人。 (2)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违法性 反道德行为的违法化 (3)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损害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扰乱市场秩序。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 1.概念:为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的法律。 2.特征: (1)体现政府对经营者竞争的适度干预。 (2)调整范围具有不确定性 (3)具有与其他法律的竞合性 (4)保护的权益具有社会性 第二节 仿冒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仿冒行为的概念 是指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争夺竞争优势,在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上不正当使用他人的标志,使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与他人的商品、服务相混淆,牟取不正当利益。 二、表现形式: (一)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三)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四)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一)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1)未经注册人许可,在其他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2)销售明知是侵犯注册商标商品;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 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1、知名商品 (1)概念 在中国境内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商品 (2)知名商品认定的因素 ①销售时间; ②销售区域; ③销售额; ④销售对象; ⑤进行任何宣传的持续时间 ⑥程度和地域范围。 (3)知名商品认定的举证责任 原告应当对其商品的市场知名度负举证责任。 (4)适用除外 不同地域范围内,在后使用者善意使用不够成不正当竞争; 但若进入相同范围足以造成混淆,在先使用者有权请求附加足以区别来源的标识。 2、特有的名称、包装和装潢 (1)概念:具有区别商品来源的显著特征的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应当认定为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而且必须不是商标法中禁止使用的内容。 (2)不能认定的情形: ①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 ②仅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商品名称; ③仅由商品自身的性质产生的形状,为获得技术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状以及使商品具有实质性价值的形状; ④其他缺乏显著特征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 (3)例外 前款第①②④项规定的情形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的,可以认定为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但此种情况下,他人因客观叙述商品而正当使用的,不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4)特有装潢的特殊规定 由经营者营业场所的装饰、营业用具的式样、营业人员的服饰等构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整体营业形象,可以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二)项规定的“装潢”。 3、足以造成混淆的认定 参照商标法相同或近似的认定方法 (1)足以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包括误认为与知名商品的经营者具有许可使用、关联企业关系等特定联系的,应当认定为混淆。 (2)在相同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者视觉上基本无差别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应当视为足以造成和他人知名商品相混淆。 (三)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他人的商品。 1、企业名称的认定 (1)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 企业登记主管机关依法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以及在中国境内进行商业使用的外国(地区)企业名称,应当认定为 企业名称。 (2)企业名称中的字号 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企业名称中的字号,可以认定为 企业名称。 2、姓名的认定 (1)自然人姓名 在商品经营中使用的自然人的姓名,应当认定为 姓名。 (2)笔名、艺名 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自然人的笔名、艺名等,可以认定为 姓名。 (四)仿冒质量标志和产地 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