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理思想史》第一篇
《管理思想史》;任国元
手机
短号:629562
电子邮箱:renguoyuan.happy@163.com ; 要学好《管理思想史》这门课,既要解决认识问题,也要解决方法问题。
好比我们要登一座山,不仅有体力、技能、路径选择问题,也有目标、信念、意志力等因素。;本课程的要求:;;这门课的学科特点;这门课的学科特点;这门课的学科特点;学习《管理思想史》的意义(1);学习《管理思想史》的意义(2);学习《管理思想史》的意义(3);学习《管理思想史》的意义(4);正确的学习方法;看一副图:你看到了什么?;看了这副图给你什么启示?;正确的学习方法;(1)过程与结果。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作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
读文章《美国小学教育》(摘自《读者文摘》)
学管理是学思想。
所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很重要,坚持思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2)认识事物的三个层次:
A、描述性的:描述现象
B、解释性的:分析原因
C、探索性的:提出解决方法,是创新性的。Innovation.
完型心理:现实——可能性空间。从完型考虑问题,打开了思路,有所创新。;2、二维:;3、三维 学习立方体 欧洲学者费奥和博迈森提出实践、交往、自主三方面的因素,构成一个正方体;八个结点A、B、C、D、C、F、G、H正好代表了八种典型的教与学的模式。
在此模型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位于坐标原点的A点和与之沿立方体对角线相对应的另一顶点H。
A模式的特征是结构式课堂讲授,即教师要系统而又有条理地讲解理论,学生听、记。
H模式则相反,学习内容为某种实践性很强的技巧,教师不参与或退居幕后,由学生们自己相互切磋讨论。
例如,A模式在传授知识上效率甚高,我国的教育目前还在原点上或原点附近。研究生的教育应该在三维都较高的位置上。;3、三维;正确的学习方法;管理思想史;管理思想史; 第四篇 现代管理理论流派和思潮第七章 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准备第八章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和思潮第五篇 当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第九章 当代管理思想的历史背景第十章 当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第六篇 东西方管理思想的互动与融合第十一章 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内在精神第十二章 东西方管理思想在日本的实践第七篇 管理思想演变的总趋势第十三章 管理思想的演变的总趋势;管理思想史;第一章 管理思想的出现;第一节 早期社会的管理思想;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管理
正是管理使人类从粗放的野蛮社会发展到有组织的文明社会
;四大文明古国?;观点:四大文明古国?; “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并没有获得国际上,尤其是西方世界的广泛认同。
“文明”属于人类和地域范畴,同“国家”概念很难直接挂钩,最早出现文明的地区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往往是许多差异巨大的民族的聚集。
由于古代文明缺乏准确的文献纪录,因而其具体诞生时间学术界尚有争论,但按照当前西方世界承认的的考古实物证据:;世界公认的五大文明古国; 四大文明古国的管理思想这种说法就有问题,所以我们说“早期社会的管理思想”。;一、古代埃及的管理思想(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历史 );(二)埃及金字塔--古埃及在管理方面的重大成就
最有代表性的是建于公元前27世纪的胡夫金字塔
花费十万人次二十年以上的劳动。
已经有了分工和协作的思想
较好地把科学技术运用于劳动过程
体现了较严密的组织制度;;(三)埃及人的著作中也可以发现许多管理思想 ;二、古代巴比伦王国的管理思想 (约公元前1894~前1595年) ;《汉穆拉比法典》; 这件希世珍宝现在还收藏在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 ;古代巴比伦文明中有哪些世界之最;三、古希腊的管理思想(公元前800年 - 公元前146年); “虽然古希腊的记载并没有留下多少关于管理原理方面的见解,但雅典城帮及其议会,人民法庭、执政官的存在本身就表明那时已意识到了管理职能”。
古希腊城邦的管理体制-----“议会制”的端倪 ; 西方哲学的历史从古希腊开始
古希腊的思想家:
苏格拉底(Socrates)
色诺芬(Xenophon)
柏拉图(Plato)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