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动态强度和损伤演化.pdf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聊聊动态强度和损伤演化.pdf

第37卷第2期 爆炸与冲击 V01.37,NO.2 ANDSHOCKWAVES Mar.,2017 2017年3月 EXPLOSION 聊聊动态强度和损伤演化+ 王礼立1,胡时胜2,杨黎明1,董新龙1,王晖3 (1.宁波大学省部共建教育部冲击与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315211;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27; 3.宁波市中医医院王晖工作室,浙江宁波315000) 摘要:材料强度在传统上常理解为材料在外载荷下抵抗流动/变形和破断的能力。由流变阶段到貌似突 发的破断,其实源于一个隐含的应变率/时间相关的损伤演化过程。动态损伤演化研究的难点在于损伤与流 变总是耦合在一起发展的。研究发现,热激活损伤演化模型可成功描述材料宏观损伤的动态演化。在此基础 上,从实测的含损伤演化的表观应力应变曲线,可将两者解耦分开,并可确定各自相关的材料参数。这一思路 可推广到中医脉诊的客观化研究,通过脉搏波信息定量反演脉搏波系统的正常及病态本构关系,可诊断生命 体偏离正常状态的程度(病情),这可视为一种广义的损伤演化和强度问题。上述思路还可推广到地震预报研 究,即“对地球把脉”。与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相结合,通过相邻3处的地震波信息来反演地球相关板块含损伤 演化的非线性载荷一响应曲线,再区分出损伤演化程度,将有利于改进地震预报,这可视为另一种广义的损伤 演化和强度问题。 关键词:动态强度;损伤演化;材料动力学;脉搏波;地震预报 中图分类号:0347 国标学科代码:13015 文献标志码:A 固体的强度和流体的湍流常常并列为力学研究中的两大经典难题。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对强度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按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卷》[1],强度定义为“材 料或结构抵抗外力的能力”。在外力作用下材料或结构的力学响应主要表现为流动/变形过程、直至破 坏,所以强度可以更具体地理解为材料或结构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广义破坏(流动/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材料强度和结构强度又有什么区别?是什么关系呢?早期对它们常常不加区分。例如,大学课程 ofmateri— 《材料力学》教材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铁木辛柯的经典著作,原名是《Strength als)E 2I,直译是材料强度。但实际上只有小部分内容讲授材料的力学性质和强度,大部分内容主要讲授 代表性结构元件(杆、轴、梁等)受力时的应力应变分析,不如称为“结构元件强度分析”或“构件力学”更 合适。课程中真正涉及材料强度的是四大经典强度准则,即最大拉应力强度准则(第一强度理论)、最大 伸长线应变强度准则(第二强度理论)、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和最大畸变比能理论(第四强 度理论)。更一般地,一个可供定量分析的广义强度准则可概括为: 三≤三。 (1) 上式将力学特征量三和材料特征量三。相联系,其中三属于结构响应,要依靠力学家对结构力学场进行 分析得到(但在力学分析中要依赖材料本构关系);而三。属于材料响应,要依靠材料学家对材料进行实 验研究确定(但在材料实验中要依赖力学分析)。强度准则建立了结构响应和材料响应之间的联系,两 者又是互相耦合的。一旦满足不等式(1),即结构力学场的最大特征值达N/超过材料强度特征值,就判 定为结构破坏/失效了。 与准静载荷下的力学问题相比较,动载荷下的力学问题必须考虑2个主要的动态效应:惯性效应和 应变率效应。前者导致了有关应力波传播的研究,后者则导致了有关材料动态力学性能(材料动力学) *收稿日期:2016—12—23;修回日期:2017一01—19 第一作者:王礼立(1934一),男,教授,博士生导师,wanglili@nbu.edu.ca。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