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重事业 淡薄名利.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敬重事业 淡薄名利.doc

敬重事业 淡薄名利   从1990年7月到1999年6月退休之前,他率领我国“化学武器核查国际实验室间比较测试”(简称“国际联试”)小组,在同西方发达国家实验室进行的激烈竞争中,连续10次取得“国际联试”名列前茅的优异成绩,为我们的国家和军队赢得了荣誉;他从我国首次核试验起,16次奔赴新疆罗布泊参加大气层核试验,是我国参加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研人员之一。他亲自主持了数十项科研工作,在科研战线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却不追求个人名利。最近,笔者拜访他,他谦虚地说:“我只是科研战线上的一个小兵,或者说是一个老兵。”他的老战友韦锡新、李国有和夫人贾秀义对笔者说,他继承和发扬了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作风,对工作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一丝不苟;对自己却要求得很少,总是把荣誉和提升的机会让给他人。《中国科协报》(现为《大众科技报》)、《北京日报》等媒体报道他时,说他对“名利淡如水,事业重如山”、“多次把立功名额让给其他同志”;在晋升技术级别有比例的情况下,他主动放弃晋升机会,让同事晋级。   他就是解放军防化研究院原总工程师兼高级工程师、江西籍人士段金龙。      国际争先 享誉世界      化学武器是面孔狰狞的嗜血幽灵、吃人不眨眼的恶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参战国共使用毒剂11万吨,造成130多万人中毒伤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动战争的各国共生产毒剂50多万吨,杀伤数百万人。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也广泛使用化学武器毒害中国人民。战争结束后,侵华日军遗弃在我国的200多万发化学弹、100多吨毒剂仍然严重地危害着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中,美军大量使用了化学毒剂,不仅大大地残害了越南人民,也伤害了美军士兵自己。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人民和国际社会要求禁止研制、使用化学武器的呼声越来越强烈。1919年5月签订的《凡尔赛和约》、1925年签订的《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也称《日内瓦议定书》)、1997年4月29日正式生效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是国际社会发出的三张“通缉魔鬼令”。在签署第三张“通缉令”的仪式上,外交部长钱其琛代表中国政府庄严表示:“中国将积极履行《公约》,与其他国家一道,不遗余力地尽早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化学武器。”   禁止使用化学武器,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对被指控使用化学武器的国家进行明确的认定。采集现场的空气、水样、土壤、植物等样品,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样品进行分析测试、作出鉴定,是最科学、最理想的认定(核查)方法。1990年5月,联合国裁军委员会化学武器特设委员会接管了芬兰民间实验室组织的,由英国、法国、西德等十个国家实验室参加的比较测试,并着手组织第二次“国际联试”。中国、美国、前苏联、捷克和印度等国家的有关实验室应邀参加了第二次“国际联试”。   1990年7月,我国成立了以段金龙为组长的“国际联试”领导小组。10月中旬,他们接到了远涉重洋寄来的“国际联试”样品:29支如香烟大小的透明玻璃管,管里有的是几粒泥土,有的是几滴水,有的只是一点棉签。第一次面对这样的试样,大家感到束手无策。段金龙带领国际联试小组成员展开讨论,鼓励大家献计献策,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分析测试方案。他们运用色谱、质谱、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波谱等多种仪器和方法对样品反复进行测试,终于在水样里发现了比针尖还小的油珠,并以此为突破口,从小小的油珠里发现了两个含磷化学物。经进一步认真分析,鉴定出一个是磷-氧-碳键,属农药型;另一个是磷-碳键,属毒剂型。大家通宵达旦地研究图谱,分析数据。试验,推测,再试验,再推测。反复数十次,测得油珠中的含磷-碳键化合物是毒剂异辛基沙林的降解产物。经过30个日日夜夜的奋战,他们完成了第二次“国际联试”任务,按时提交了测试报告。   1991年3月,有15个国家的官员和专家参加的第二次“国际联试”结果通报会宣布:这次“国际联试”的样品加入化合物42个,中国等国检测出39个,其他国家分别检出38个、31个、17个,有的国家一个也未检出。会议结束时,不少国家的与会人士对我国专家表示祝贺说:“你们的仪器并不先进,但你们的测试成绩是第一流的。”   1993年3月,段金龙他们参加了以某一军事设施为背景进行模拟核查(接近真实核查)的第四次“国际联试”。试样为混凝土和有机溶液。大家对第一个混凝土样品进行了连续3天3夜分析测试,没有发现任何有用的信息。经过仔细研究,他们对样品进一步进行萃取、净化、纯化、分析,最终得出这是一个空白样品。经过48小时的连续艰苦努力,他们从第二个混凝土样品密密麻麻杂草丛般的色谱峰丛中,找到了潜藏的芥子气降解产物:硫二甘醇、硫二甘醇砜和硫二甘醇亚砜。有机溶液样品的检测,由于样品中的酸、碱互相咬在一起,变得十分困难。他们付出了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