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洛神赋》浅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曹植《洛神赋》浅析.doc

曹植《洛神赋》浅析   摘要:作为魏晋时期最具光芒的诗人,曹植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他少年成名、风华绝代,是世人瞩目的翩翩公子,却是满腔抱负不得施展,如最闪亮的星却终而陨落。曹植的作品在魏晋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其名作《洛神赋》更是成为历代所难以超越的高峰,也为后世留下许多慨叹。本文试从其创作心态、人神相恋的视角进行浅析。   关键词:洛神赋;人神相恋;创作心态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134-01    作为文学史上的一位天才作家,英年早逝的曹植给后世留下了丰富深刻的作品。其早期作品中高涨的政治热情、激昂奋进的人生态度以及后期的忧讥畏谗、感士不遇?p虚度青春的焦虑交织在一起形成其作品因不安而抑郁因抑郁而激越的独特风格。加之曹植显赫的身世,“几欲立为太子”的恩宠,但因“任性而行,不自雕励”而令曹操改变决定,半生凄惨。这种不凡而兼带悲苦的人生际遇对其作品产生深刻的影响。   而作为曹植颇具争议的《洛神赋》更因其意旨模糊和词采华美被古今学者推测解说。本文试从曹植的创作心态及《洛神赋》所表现的风情之美来探讨。   黄初四年,曹植因会节气回京,满怀希望而来倍受打击而去。在洛阳,欲见曹丕而遭拒绝,兄弟曹彰又突然逝去。本欲与曹彪同道归藩国,又被“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赠白马王彪序》)的借口而制止。任城王暴毙以及他“十一年中而三徒都”的生活经历,无奈的抗争与悲愤的心情借《洛神赋》全面的表达了出来。临着滔滔洛水他心中理想的幻灭,坎坷的遭遇和内心的渴求一齐涌上心头,想到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万般感慨促成《洛神赋》。   开头叙曰:“余从京域, 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辕, 经通谷, 陵景山。”将归东藩时的劳累和内心的疲惫展示了出来,从“尔乃税驾乎蘅皋, 秣驷乎芝田, 容与乎阳林, 流盼乎洛川”则看出这种生命的暗淡和心灵的挣扎急需理想之光的救赎,寻找人生的希望。正当此时,带着希望之光的洛神出现了。这个美丽纯洁的形象已不仅仅是曹植的幻想,她更是与残酷现实相对的理想人生的象征。   接下来作者详尽描述了洛神之美,“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惊鸿”,呈现出神女虚幻而不可切近的距离美。“游龙”,后人多用其形容事物于空间之动态。而龙之形,主在蛇身,蛇的灵动、婉曲给人以动中有变之遐想。惊鸿和游龙的搭配使人感到动静结合之美,若即若离飘渺难寻。这也正是理想难以捕捉的象征。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O波。……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这种以静态为主的形容描写其实是作者心中理想的幻化。而接下来神女“忽焉纵体,以遨以嬉。……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打破了这种静态的平衡,此时“余”也开始行动,“解玉佩以要之”,随之就是“余”与神女的交流,“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恃。”在二人交流的过程中理想的美好让他震动,但又怕理想之神欺骗他,所以他仍犹豫狐疑,虽情浓仍理智自持,“申礼防以自恃”,其态度也让神女彷徨不满。 其实此处就是曹植理想无法实现的犹豫彷徨心理的绝佳表现,自己的理想似乎触手可及,又满腔“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抱负,然而现实的残酷使他“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理想终成泡影,即便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   理想之神的美好终将作者感动,“体讯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他心中的凄苦被暂时的欢愉所替代,不再是浊云笼罩,而是玉颜耀眼,幽兰拂面,沉浸在温暖的光影里。   然而幻想的幸福总是短暂的,“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站在两个世界的人是只能彼此遥望而无法靠近的,即便是相看两不厌也不得不掩涕而别以一世悼永诀。唯一能做的只有“长寄心于君王”。这也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矛盾无法调和的表现。之后洛神离去更是理想的远离,只留作者惆怅叹息,“于是背下陵高, 足往神留, 遗情想象, 顾望怀愁。……夜耿耿而不寐, 沾繁霜而至曙”,他逆流而上追寻仙迹,浓浓的思恋之情与洛水一样绵绵不断。以致“怅盘桓而不能去”,美好相遇在无限感伤中落幕,令人唏嘘,同时对作者理想失落的黯然伤魂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整篇文章所流露的切切之情以及对美好人生的向往无时不刻不打动着我们的心灵,如洛神不仅是作者幻化的爱恋对象,更是其人生理想的象征,是对美好人生的不懈追求。痴如曹植,即便被世人摈弃,命运凋零也不曾低下他高傲的头颅,身陷泥淖的落拓也丝毫不能让他的赤子之心沾染一丝尘垢。他是天才的诗人,也是单纯的孩子,世事磨难,恋恋红尘,于他人也许是夹杂各色的大染坊,而于他或许只是清澈目光中的风景。万般人世沧桑难改至情至性。       参考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