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远断病手迹(四十九)紫甘蓝上的烟蓟马.docVIP

李明远断病手迹(四十九)紫甘蓝上的烟蓟马.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明远断病手迹(四十九)紫甘蓝上的烟蓟马.doc

李明远断病手迹(四十九)紫甘蓝上的烟蓟马   2014年的7月,我接到北京市大兴区一个农业公司的电话。说他们生产的紫甘蓝发生了一种病,对品质影响很大,以至于成堆的甘蓝卖不出去。希望我能抽空给诊断一下。我让他描述一下症状特点。他说就是叶球从外向内上面起褐斑,斑上还有黑点。我问:心叶也有褐斑吗?他说没切开看,反正剥了3~4层都有,就是越往里越少。我又问:病斑有多大,他说大小都有,有的连成一片。   这到底是什么病害?我仔细地回想着。据我所知紫甘蓝是一种较皮实的蔬菜,一般不怎么爱上病。特别是紫甘蓝叶球很紧,能病到叶球里面。我知道十字花科蔬菜缺钙时,会得“干烧心”。但是,不可能是外面比心叶严重。真有点不可想象,只能就实而说。   我说:仅凭您说的,我还是说不上来是什么病?能否发来一张发病的图片。他说可以。记下了我的电子信箱,二天就看到了他发来的照片(图1)。但是,仅看照片还是看不出是什么病。回复他后,他提出接我到现场诊断一下。但是计算了一下,要是去的话,只有周六、周日有时间,也就是4、5天以后才能去。最后商定先送来些病样看看。   第二天上午,我正在实验室洗用过的瓶子。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提了一大塑料袋蔬菜来到我的实验室。问,您就是李先生吗?我知道他就是大兴区那个农业公司给我送病样来了,说是我。并对他说鉴定病害有两个就够了,拿这么多做啥?他小着声说,田间不同地段发病的情况不一样,就多拿了几个。里面还有点别的菜,是给您品尝的。听后我说:看你们还这么客气?   打开了塑料袋,取出发病的紫甘蓝。仔细地观察了一会儿,发现紫甘蓝叶片上的褐斑实际上是虚都密密麻麻的小点堆积而成,上面的黑点油亮油亮的,像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我用刀片沾了点水,将小黑点刮下,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它没有细胞结构。而且时间久了,黑点会逐渐散开。不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倒相蓟马的排泄物。   我将外面的一层病叶剥掉果然里面还有病斑。一共剥了4层,里面仍有。只是里面的病斑变少,变小。但是我发现在叶片刚被打开时,病斑上往往有些小白虫子散开、逃逸。继续往下剥,这种情况还会重演。不过这些小虫子里也有些是褐色。此时我预感到问题快得到解决了。   抓到一只正在逃跑的小虫子,用显微镜一看,原来是蓟马。白色的是蓟马的若虫,黑色的是成虫。   我对送病样的小伙子说:知道了。这不是病害,有可能是蓟马为害的。   是蓟马?小伙子提高了嗓门重复了一句。接着他说:今年他们公司的蔬菜基地蓟马不少,葱、韭菜、茄子、南瓜上都有蓟马。现在看蓟马连紫甘蓝也为害。   我说,我也是第一次见到。不过您先不要急于下结论。我是搞病害的,对蓟马不是很熟悉。我们院植保所有专门搞蓟马防治研究的老师,我需要再请他们帮助鉴定一下是哪个种。如果有了进一步的结果,我再通知你。   可是这个小伙子蛮有信心的。他说:就是蓟马,您就告诉我如何防治吧。   我说:防治蓟马应当采用以化学防治为主的综合措施。具体地说:   (1)育苗时采用穴盘育苗或营养土方育苗,与生产区隔离,避免蓟马危害;适时移栽,错开蓟马危害高峰;拉秧后及时清除上茬植物残株;保护地定植前将田间及附近的杂草清除干净,消灭虫源。   (2)色板诱杀:通过色板诱虫试验,发现蓝色、黄色和白色粘虫板对西花蓟马、棕榈蓟马有显著的诱杀作用。其中蓝板效果最佳。每667 m2挂20~25块,可以诱杀蓟马成虫。但当田间有其它害虫混合发生时,如有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可以用黄板诱杀,以达到还可诱杀其它害虫的目的。   (3)在保护地里换茬时可采用高温闷棚方法杀灭残虫。即在7~8月份上茬蔬菜拉秧后,将残株留在大棚内,密闭一个月,温度可上升至80 ℃左右,杀灭残留蓟马,会大大延迟下茬蔬菜上蓟马的发生。   (4)覆盖裸露地面:据报道蓟马有若虫入土化蛹的习性。采用盖膜栽培可延缓蓟马若虫在叶面上出现的时间,此外覆盖地膜一方面可以提高地温,促进蔬菜生长,另外还可以使部分落在地膜上的2龄末若虫干燥脱水,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5)天敌保护利用。蓟马的自然天敌种类有小花蝽、猎蝽、捕食螨、寄生蜂和微生物等。因此选择使用生物农药可以保护自然和利用天敌,使其在田间发挥作用。   (6)使用高效、低毒及低残留药剂防治:药剂防治是控制蓟马的应急措施。在蓟马发生危害高峰期,可喷洒2.5%多杀菌素(菜喜)悬浮剂1000~1500倍液、1.8%阿维菌素3000倍液、25%噻虫嗪(阿克泰)可湿性粒剂1500倍液、20%吡虫啉(康福多)可溶剂2000倍液等药剂,每隔5~7天喷洒一次,重点喷洒幼嫩组织如花、嫩叶和幼果,连续3 次可获得良好防治效果。蓟马比较容易产生抗药性,在使用农药时应注意轮换不同机制的农药,以延长农药的有效期限。   但是,这些方法大都对您目前的这茬紫甘蓝蓟马的防治无能为力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