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挑战我们日趋麻木口味.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勇于挑战我们日趋麻木口味

勇于挑战我们日趋麻木口味    本期“自由谈”栏目为第二期海外华人作家看中国当代文学的续集。来自葡萄牙的“80后”周淼博士对1980年代中国文学记忆鲜活、解读到位。捷克女作家汪温妮理解的中国当代文学即是当下文学生活的全部,对其合理性作出了自己的解释。美国的吕红回溯了自己的文学师承,并评点了几位著名女作家创作特色。她们占有的材料未必丰富,但自由表达且不乏新意,字里行间流淌着热爱文学热爱祖国的温情。 用时下的话来讲,本人也算是一枚文艺青年。文学是我的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品,就像每天的饭菜一样不可或缺。确实,对于我来说,古今中外的文学就像各种各样的菜,我什么都要来尝一尝,而且还得经常换换口味。2008年大学毕业之后我来到葡萄牙继续我光荣的吃货生涯,阅读习惯就和饮食习惯一样有了很大改变。近年来我的工作语言主要是葡萄牙语和英语,我研究的作家又多是些有着强烈神秘倾向的葡萄牙现代诗人。分析他们那些深邃的诗歌让我觉得像是一边喝着葡萄牙红酒一边切割牛排。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草莽生活固然无比快意,但是有时和研究中国文学的同事们讲个话,会惊觉:和同事们精巧儒雅的汉语相比,我的用词无比简单粗糙,好像森林里跑出来的一个野人。刘川鄂老师邀请我这个欧洲野人来谈谈我眼中的中国当代文学……那好吧,我就来说一说我在囫囵吞枣,或饥不择食,或疯狂思念家乡味道的状态中接触到的、印象特别深刻的中国当代文学 我们先不说碗里的菜,先来说说碗吧。毕竟,碗的大小、质地、花纹、设计,还是颇能影响我们对菜肴味道的感知的。我经常深刻地意识到,我和中国当代文学的接触受阅读载体的限制很大。同样,我觉得中国当代文学对载体的敏感度也很大。我出生于1980年代后期,少年时代对当代文学的接触主要是通过父亲常年订阅的那几本杂志,尤其是《读者文摘》和《小说月报》。通过它们,我欣赏到了不少隽永的散文,咀嚼到了不少优质的小说。中学和大学时代,我基本按照自己的口味购买一些书籍来看,几乎总是认准几个作家的作品,反复回味。毕业出国之后,不能经常购买国内的书籍,所以主要依靠网络。一开始是通过豆瓣或个别博客,现在是通过每日微信公众号推送。网络的强大力量使我感觉基本上每天都与亚欧大陆另一端的朋友们同步。这个感觉还是很美妙的。然而,手机页面总是让阅读体验比较琐碎化,不如杂志和书那么过瘾。而且,可能是因为我口味太挑剔,我总是很受不了微信公众号无所不在的商业化:各种植入的广告就不要去说了,连作者也多喜欢用第三人称,常常不用“我”而是反复使用自己的名字或笔名,不知是时尚的文学技巧,还是不动声色的自我营销。虽然我理解这些运作的必要――作者本人也是要吃饭的嘛,但是,我还是遗憾地觉得当下的文学有点太急吼吼,缺少一点文学创作应该坚持的大气和尊严。当然,这不只是当下中国文学的问题 我个人总是十分向往1980年代中国文学艺术的那种风格。那是一种强大的时代精神――非常摇滚,充满理想主义的温度和赤子之心的震跳。吾生也晚,没有直接体验过那种创作氛围。但是,通过我个人对1980年代精神遗产的阅读和理解,我想象中塑造的那个1980年代是一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现代主义先锋浪潮的叠加体。我热爱这些激动人心的、文学“自我觉醒”的时代。当文学创作主动挣脱束缚,充满直面生活、直面真理的勇气和信心,文学作品也就充满了超越时空的穿透力。大家都知道,1980年代涌现出来的那一批作家多经历过艰苦生活的锤炼,他们对人生和社会的洞察力特别深刻,对知识和创作的态度也特别认真。我非常欣赏的是1980年代文学的宏大视野。当时的中国,市场上的国外产品应该还不多见,但精神上却关注着世界。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知和反思,与当时对外国文化(不局限于欧美、苏联)的大量翻译和研究发生了激烈的对话和碰撞,给当时的文学创作注入了巨大的活力。我感觉当时对国外优秀文学创作的借鉴是全方位的,但是在汉语语境中的艺术表现又是如此自然流畅,不留斧凿迹。比如北岛的诗歌,虽然深受他所喜爱的欧洲现代主义诗歌影响,但就像他后来在《时间的玫瑰》里通过英文翻译的里尔克、特朗斯特罗莫等人的诗一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超越了翻译和可翻译的范畴,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交汇。欧洲现代主义重视挖掘潜意识和超理性的力量,恰好北岛作为诗人的艺术直觉是异常敏锐的。他1980年代创作的诗歌尤其充满着灵性,令人刻骨铭心。再比如苏童1987年的小说《井中男孩》,我认为比他后来写的那部更加出名、更阴暗也更多承载的《妻妾成群》要更精彩:具有爆发力的超现实感和戏谑而凌厉的文字风格相得益彰,讽刺和自我讽刺都毫不留情。我偶然遇到这篇小说的时候已经读过博尔赫斯,也读过博尔赫斯在中国流行之后一批直接或间接向他偷招的、质量高低不一的小说,《井中男孩》里的那种诡异而灵巧的魔幻还是让我印象深刻。超现实风格为文学创作打开了极大的自由空间,但并不容易掌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