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原材料
陶瓷制品所用原料多为天然矿物原料。陶瓷制品的
性质不仅与工艺过程有关,而且与原料的种类有关。
所以陶瓷生产中原料是至关重要的。 ;2、原料的分类;对原料的要求:
1、保证最终形成制品所需的各种晶相,玻璃相等。
2、保证工艺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工艺性能。;脉石英
石英砂
砂岩
石英岩
燧石
硅藻土
卵石
蛋白石;(1)脉石英
致密结晶态,属于岩浆型 (火成岩)。
外观特点:纯白,半透明,呈油脂光泽
断口呈贝壳状。
SiO299%
生产日用细瓷、釉料的良好原料。;(2)石英砂;(3)砂岩;(4)石英岩 变质岩;(5)燧石 沉积型;(6)硅藻土 沉积型;(7)卵石 ;2、石英的性质(P24) ;117℃;石英晶型转变的特点;缓慢转化;石英理论晶型转化的基础条件:慢升温。维持晶型转化在 平衡态下进行。
不同晶型有不同存在温度范围。;3、瓷胎中的石英变体;石英在陶瓷制品中的物态变化;4、晶型转化与生产;(3)硅砖的生产
硅砖其中二氧化硅的含量大于70%,烧成时要控
制好升温速度,否则易炸裂。
(4)炻器、建材、彩釉砖,尽量减少石英用量,或使
石英颗粒尽量细,以适应快速烧成的特点。;总结:研究石英晶型转变的指导意义:
1.能够指导烧成制度的合理确定(573℃);
2.能够指导石英粒度参数的选择;
因为陶瓷制品都会有残余石英,所以坯体中的石英颗粒过大,石英颗粒表层和内部就会有较大的应力作用,致使强度降低,而粒度适当,起预应力作用,使强度提高。
3.能提供石英的破碎方法。;(1)烧成前石英为瘠性料,调节泥料的可塑性,降低坯体的干燥收缩,缩短干燥时间,防止坯体变形。
(2)烧成时,石英的加热膨胀可部分抵消坯体的收缩。当
玻璃质大量出现时,石英部分溶解于液相,增加熔体的粘度,
未溶解的石英颗粒构成坯体的骨架,防止坯体软化变形。
(3)石英可提高坯体的机械强度,透光度,白度(高石英
配方中,石英料中含Fe量低时)。
(4)釉料中,玻璃质的主要成分。
提高釉料的机械强度,硬度,耐磨性,耐化学侵蚀性。
提高釉料的熔融温度与粘度。;6 、石英的质量控制;第三节 熔剂性原料; 定义:
熔剂性原料:小于1400?C烧成温度范围内,某一原
料本身产生熔体,或与其它原料共熔形成熔体,由于熔
体的产生使产品在低温下烧成,具有这一特性的原料叫熔剂性原料。
据产生熔体的方式不同可分为:
自熔性熔剂:在烧成温度下,原料本身自动产生熔
体,形成液相。如:长石
共熔性熔剂:在烧成温度下,不能形成液相,而与其它原料共熔形成熔体。如:骨灰 骨灰:1700 ?C
骨灰+ 石英:1240 ?C ;一 长石(feldspar)类熔剂;钾长石
小于10%
不互溶
; ● 钾长石+ 钠长石
高温互溶,低温分离。
钠长石含量 50% 透长石
钠长石含量 30% 正长石
钠长石含量 20% 微斜长石;● 钠长石 + 钙长石
高温下任意比互溶,低温下也不分离。
钠长石 ? 90% 钠长石
钙长石 ? 90% 钙长石
其余称斜长石。; ●钾长石和钙长石;3 长石原料的性质 ;3.2 熔融特性 ;●熔点与熔化温度范围; ●长石原料的高温粘度与高温粘度系数
粘度系数:粘度随温度的变化率。
要求:长石的高温粘度大,高温粘度系数小。
高温粘度越大,不易变形;高温粘度系数越小,熔融温度范围越宽。
钾长石粘度 ? 钠长石粘度 ? 钙长石粘度
钾长石 高温粘度系数? 钠长石高温粘度系数?钙长石高温粘度系数 ;;被熔物; ;;4.2 组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科学技术知识竞赛电台.doc
- 科学技术项目申请.doc
- 科学研究项目的验收和成果鉴定.ppt
- 科学技术项目计划.doc
- 种植绿色叶菜的技术.ppt
- 科学的悖论在于,生物基因比高等生物更少.ppt
- 科学的二氧化碳可以使石灰水变得浑浊.ppt
- 科学素养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考题.doc
- 科普文章[多汁植物繁殖知识(对初学者而言).doc
- 积极的11面足尺练习.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