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1卷第2期中学生物学Vol.21No.2 2005年MiddleSchoolBiology2005文章编号2005谈杂种优势郑智强 (湖北省武邑县第二中学 053400)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要假说。生的杂种子一代,在生长发育、繁殖力、抗逆性和产量2.1 显性基因互补假说 科学家在1910年提出了等诸方面均优于双亲的现象。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显性基因互补假说,1917年琼斯(D.F.Jones)又对一种普遍现象,既可见于种间杂种(马与驴的杂种子这一假说进行了补充完善。该假说认为,多数显性一代———骡,与其双亲相比,其耐力性强,性温驯,适基因是有利基因,而隐性基因多是不利基因,当两于役用),又可见于品种间的杂种(猪的品种间杂种子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交配时,来自一个亲本的一代往往比双亲个体大,生活力强)。玉米的杂种子显性有利基因就会将来自另一个亲本的隐性有害一代可增产20%~30%;我国推广的杂交水稻,每公基因遮盖住,从而使杂种个体表现出优势。顷产量约增加了750kg。可见,杂种优势的利用,在支持这一假说的有利证据是豌豆多节品种和长农牧业生产上有着重要意义。节品种的杂交试验:2个1.5m~1.8m高的豌豆品1 杂种优势的表现特点种,一个品种多节,但节间短,另一个品种节数少,但1.1 杂种优势不只是一、两个性状单独表现出优势,节间长。将这两个品种杂交,杂种子一代集合了两个而是多个性状间的综合表现。亲本节多、节间长的特性,株高达2.1m~2.5m。按1.2 杂种优势的强弱取决于双亲性状间的互相补照显性互补假说的理论,假定上述性状是由位于同一充,在一定范围内,双亲的基因差异越大,亲缘关系越对染色体上的5对基因决定的,并且双亲之间这5对远,杂种优势就越强。基因互为显隐性关系,即如果一个亲本的基因型是1.3 杂种优势与双亲的基因型纯合度有关,若双亲aa,那么另一个亲本的基因型就是AA。这一假说的的基因型纯合度高,F1的优势就强。本质就是杂种可集合双亲的有利基因而产生杂种优1.4 杂种优势只在F1代得以表现,F2、F3等后代由势。按照这一假说,根据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于基因分离而表现出优势衰退。应该能从杂种后代中选出把全部纯合显性基因聚合1.5 杂种优势的大小与所处的环境有关,F1种子只起来,表现同样优势的个体。但在实际上几乎是不可有在适宜环境下才能表现出杂种优势。能的。2 形成杂种优势的根本原因显性基因互补假说虽然从一些试验中得到证据,现代遗传学认为杂种本身遗传上的异质性,也但它只考虑等位基因的显性作用,没有考虑非等位基就是说,杂种同源染色体上存在的一定数量的不因的相互作用,也没有考虑杂种优势的性状大多属于同的等位基因,是产生杂种优势的根本原因。这数量性状,并不表现典型的显隐性关系。种基因的异质性究竟是以什么方式起作用的呢?2.2 超显性假说 伊斯特(E.M.East)1936年提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问题,至今尚未彻底出,异质性本身就是杂种优势形成的根本原因。两个搞清楚。这里仅介绍遗传育种学家提出的两个主自交系基因型差异程度越大,杂种优势就越大。杂种提出预防和控制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为促进我1998,12(3):174176.[2] 钟义海,刘奎,彭正强,等.椰心叶甲一种新的高危害虫. 国农林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与生物热带农业科学,2003,23(4):6772.安全、保障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提供科学依据。[3] 何立平,梁启英,杨瑞华,等.薇甘菊在深圳内伶仃岛外参考文献:地区的分布及其危害.广东林业科技,2000,16(3):3840.[1] 殷连平.进口粮中的杂草检疫与防除对策.植物检疫,—6—第21卷第2期中学生物学Vol.21No.2 2005年MiddleSchoolBiology2005文章编号2005斑植株的两种遗传机理杜连彩 (潍坊学院生物系 山东维坊 261000) 具有斑驳色彩的植物为五彩缤纷的植物界增色直到1950年,某一科学家才发现玉米籽粒胚乳不少,而具有相似斑点或条纹的植株的遗传机理却不颜色改变的现象与第9号染色体上一种能转移的片尽相同。断有关系。这种能够转移的片断是由解离因子(Ds)本文以玉米和紫茉莉为例,阐述花斑形成的两种和激活基因(Ac)两部分组成。Ds虽然是断裂位点,遗传机理。但它自身不能使自己断裂,必须受Ac激活之后,才能1 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花斑现象断裂转移。Ac基因和Ds有时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1.1 籽粒和叶片的斑驳色彩与跳跃基因有时位于不同染色体上。Ac基因能自发地转移,这20世纪早期,爱默森研究了一种印度玉米中普是因为在同一染色体上,有Ac存在,Ds就不稳定,能遍存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开2025年秋《农业推广》形成性考核1-3答案.docx
- 第七章_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ppt
- 会计学课程设计报告会计学课程设计报告.doc VIP
- 6投资领域统计工作业务竞赛试题库.doc VIP
- 老年人运动能力下降多学科决策共识解读(2024版)PPT课件.pptx VIP
- GW-19CP.0011金风GWH 171-5.3 V11R01C100 机组产品说明书.pdf VIP
- 【MOOC】《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docx VIP
- 《数星星的孩子》课件.pptx VIP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计算能力训练六 .docx VIP
- ocean培训petrel re快速入门工作流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