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筑理论、研究与设计
ANHUI ARCHITECTURE
浅谈徽州传统民居的环境布局
摘 要 本文简述了徽州民居的环境布局,探索徽州民居
的建筑特色,尤其是天井、风火墙以及雕刻这三个比较有代表性 及 建筑特色
的特征。
关键词 徽州民居 村落 天井 风火墙 雕刻 □张国梅
我国安徽省徽州地区虽地处僻壤、交通不便,但它却拥有 落风景最美、最具不同风格特色的地方,甚至成一座村落的重
无限的魅力。这里峰峦奇秀,水流碧清,林木葱翠。村镇布局和 要标志。例如,歙县溪西南村的村口有一路亭——绿绕亭,位于
建筑空间与大自然的山光水色融为一体,充分显示了它的有机 荷花池边及道路入口处,它既起着入口导向的识别标志作用,
品质,即建筑物的规划布局在功能和美学上与当地自然环境、 又具有点缀池面景点的妙处,并且与环境结合的非常紧密。亭
生活习俗协调统一;建筑本身能满足使用灵活的要求;建成建 子临水一侧设有飞来椅,供路人休息、欣赏荷花池景色。路亭比
筑形象的材料、结构构造、色彩装饰具有地方特色。 例匀称,屋面为两坡顶,在山尖处各设一小坡顶,既是飞来椅的
1.徽州传统民居的环境布居
由传统民居集聚而成的徽州村落,绝大部分融合在山光水
色之间。或背山临水,或依山跨水,或枕山面水。比如,黟县的
西递溪水穿村而过;黟县的屏山,休宁的临溪,溪水傍村而过;
又如,黟县的碧山,歙县的潜口,村落附近有较大溪水,或小涧
连与村落,等等。这种环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小气
候。背山屏挡冬季北向寒风,面水迎来南向季风。村落一般都
是座落在山水之间的缓坡上,随着地形与道路方向逐步延伸,
房屋高低错落,形成富有节奏变化的院落组合。另外,缓坡还 图 1绿绕亭正立面 图 2绿绕亭侧立面
能避免淹涝之灾和保持水土。徽州传统村落总体来看,都是山 遮雨屋面,又丰富了造型,是个很好的小品建筑 如图 1、2。一
!
峦为溪水的骨架,溪水是村落的血脉。房屋群落与周围环境巧 般村落都比较重视村头组景,这也是徽州居民利用自然,改造
妙结合,村落顺溪水走向展开,形成了优美的村镇风貌。由于 环境,又寄托于自然,希望村落繁荣,人丁兴旺发达的象征。
徽州地少,大部分徽民经商,村镇沿河溪,既方便交通运输,又 2.徽州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
有利于贸易集散;另外徽州民居为木结构,街巷庭院中溪水对 徽州民居在中国传统民居共性的基础上,展示了徽州建筑
于居民生活用水、防火用水均很重要。 文化的强烈个性,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已为世人所公认。
在徽州地区一些大的居住群体所组成的集镇,往往有一条 探寻和发掘徽州民居特色,以及它的创作思想、观念意识、格局
比较热闹的商业街道,街的两侧分布着商店、茶馆、饭铺等。街 气质和精神风貌等对今天的建筑现代化发展是有很大意义
巷端头一般设券门、矮墙或漏花墙,这样既分割和丰富了狭长 的。
的街巷空间,又加强了建筑群的整体性,使环境充满生活气 在外观上,徽州民居大多为两层的楼房,楼下低矮,楼上则
息。村内大街小巷皆以青石、麻石等石材铺路,这种石板路使 宽敞,外用高高的白墙围合。整个墙面仅开少数漏窗,一楼基
得多雨之地的徽州村镇不受泥泞之苦。 本不对外开窗户。靠村落巷道上的墙面基本上是一门二窗的
徽州村落建筑密度很高。因当时交通不发达,主要靠抬 主题。这样就很好解决了因密居而造成的各家之间的私密性
轿、推轮车、骑马等,无大型交通工具,因此,民居组群间的巷道 问题。房屋两端山墙的升高超过屋面及屋脊。山墙面顶部呈阶
一般是曲折幽深,宽度仅达建筑层高的五分之一左右,显得异 梯形,即风火墙。一般风火墙凸出三阶,少数凸出五阶,每阶以
常宁静,生活气息很浓。这种布局在当时有不少优点:1,幽深 水平条状的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