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血氧浓度影像重建之扫描式红外光led 激发法.pdf

应用于血氧浓度影像重建之扫描式红外光led 激发法.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用于血氧浓度影像重建之扫描式红外光led 激发法

應用於血氧濃度影像重建之掃描式紅外光 LED 激發法 蔡心怡 楊青青 洪敏偉 黃國政 國家實驗研究院 國家實驗研究院 國家實驗研究院 國家實驗研究院 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kellytsai@narlabs.org.tw sophie@narlabs.org.tw niiat@narlabs.org.tw huangkc@itrc.narl.org.tw 摘要 利用掃描式光學技術將紅外光投射於人體皮膚上 ,其所擷取之皮膚影像可降低散射影響並移除影像中 的皺紋與毛髮 。本研究使用掃描造影技術以獲得皮膚組織影像,其結果發現血管之輪廓較以往發散之 光源投射更清晰 。此外,以掃描重建影像計算出之血管與組織血氧濃度值分別為98.65%與 93.17%, 其比用發散光源激發所計算出血氧濃度值提升 20%以上 ,且近似於市售血氧濃度計所量測之結果。由 於本研究所提出之掃描造影技術具備較深之光穿透深度與高影像光強度與解析度等優點 ,有助於血氧 濃度之分析 ,因此未來可應用於臨床上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之診斷與研究,提供高準確度之血氧濃度 值作為健康狀態之評估指標 。 關鍵字 :光學掃描系統、紅外光、血管影像、散射效應 壹、 前言 當人體皮膚被近紅外光源照射時 ,光線會穿透表皮層 、真皮層至皮下組織層,因此血管之輪廓可比被 可見光照射時更清楚地觀察與辨識 ,此外,當皮膚組織被可見光與紅外光輪流照射時,人體的血氧濃 度可被量測出來[1-2] 。近紅外光源之波長為700 至 1000nm,其可由 LED 燈、雷射源或附掛長通或 帶通濾光片之汞燈產生 。Anderson 等人[3]利用皮膚真皮層之散射與吸收係數來計算不同波段光源對 於皮膚的穿透深度 ,他們的研究發現使用波長800 與 1000nm 之光源照射時 ,光線之穿透深度分別 為 1200 與 1600μm。Tsai 等人[4]提出以紅光與紅外光為激發光源來計算人體血氧濃度的皮膚影像 法,而其研究結果發現採用 890nm 之紅外光源照射時 ,其計算所得之血氧濃度值近似於多波長影像 法。但是 ,目前大多數用來量測人體血氧濃度的脈搏血氧儀大多採用波長660nm 之紅光與 940nm 之紅外光作為激發光源[5-6] 。因此,本研究提出一種被波長940nm 光源照射時能提升血管影像光強 度的方法應用於血氧濃度量測與生醫實驗上 。 先前的研究中 ,可見光源搭配光學掃描技術常被應用於分析物質的特性,Tsai 等人 [7]曾利用 UV-LED 燈源搭配光學掃描系統來提升螢光影像的光強度 ,並控制掃描速度將螢光影像依濃度不同進行分層 。 此外 ,Fauane 等人[8]發展一套一維的掃描系統搭配 808nm 之雷射源來量測物質表層之厚度以及利 用光密度變化來分析吸收體的吸收率 。Mazurenka 等人[9]則提出一掃描影像系統來觀察含氧與缺氧 血紅素的濃度變化 ,此方式可用來獲得高密度與高強度的深層組織光學影像並應用於周圍血管病變之 [10]則利用光學共軛焦掃描顯微鏡來獲得視網膜血管影像的血氧濃度 ,而其激發光源分 檢查 。Li 等人 別為 680 與 796nm,其研究結果顯示動脈血管的血氧濃度明顯高於靜脈血管 ,此結果可應用於視網 膜病變的早期診斷 。整合上述之研究,本研究主要建立一套光學掃描造影系統來獲得皮膚組織的血氧 濃度並重建血管影像 ,其中關鍵之裝置包含一發散紅外光源的聚焦模組來照射皮膚組織與血管,並採 用一單色攝影機來擷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