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英语学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互联网背景下的英语学习

互联网背景下的英语学习 一.语言与文化之水乳交融 文化一词,含义极其宽泛。依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所言,文化,即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和,是人类创造的,经由历史积淀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语言为水,文化作舟,唇齿相依。Jesperson曾言“Learningaboutthecultureisthehighestpurposeoflanguagelearning.(了解文化是学习语言的最高目的)”。语言孕育了文化,文化又成就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内容的发展与丰富。语言是人类社会进化的产物,是该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表达方式因人而异,语言的使用却有其一定的规则可循。 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文化,因为各自异彩纷呈的鲜明个性必然会有所区别甚至大相径庭。“己所欲,施于人”是人类语言交流过程中的一种倾向性,人们总是习惯于以自己的表达方式诠释对方的话语,以至于对对方的话语得出不恰当的结论,进而产生文化碰撞。交谈双方若不能就所谈内容达到绝对的认同,误解或歧义随之而来。语法的错误显而易见,语用失误则不尽然。语法错误纵然令人不快,却不会被归结为粗鲁或敌意。 二.互联网之异军突起 英语,作为大不列颠王国的母语,在全球的扩张,皆因历史上大不列颠殖民强权和现而今美利坚合众国经济强权。互联网在我国乃至世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速普及,其触角业已伸展到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毫无疑问,互联网已成为当今世界影响面最广、时效性最强的媒体。而互联网自诞生之日起,和英语的关系就是血脉相连、浑然一体。美国学者海斯科拉在《因特网上的文化霸权》一文中写道,世界上90%的网站是一以英文注册,网络的搜索引擎更是英语的天下。以google为例,输入汉字“大学”出现的字条是11亿8千万,而输入“uni-versity”出现的字条为21亿9千万,天壤之别一目了然。 宛若一夜之间,地球之上芸芸众生都被internet这张无形的大网所裹挟,疏而不漏却又无所遁形。英语教学,作为传播英语言文化的前沿阵地,将互联网的优势与英语结合,责无旁贷。 三.英语教学之文化碰撞 语言,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语言的表达作用,贯穿语言活动始终。不同的地域滋养了不同的文化,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注定会因文化相异而不同,最终带来了千差万别的思维模式。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并常伴有感情色彩及恪守的信条。其中,消极的思维定势会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直接影响,造成交际障碍。 行为规范,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亦即判断处事对错的规范。比如说,在中国,遇见老年人手提重物,年轻人主动帮忙是助人为乐、文明礼貌的表现。而在西方国家,提供帮助之前一定要询问清楚对方是否需要,否则会被认为是轻视或蔑视老年人的表现。究其原因,是不同文化熏陶下,行为规范的标准不同使然。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何种行为是被禁止的理应深谙,入乡随俗堪称上策。 脱胎于人类社会化进程的交际能力,与生俱来和价值观念、价值体系密不可分。 价值取向不能独立于文化之外存在,也就不可避免的会有区别。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低调,而西方文化则注重张扬突出;华夏文化强调“和、众”观念,西洋文化则鼓励独立进取精神。 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只能依该文化的特定条件加以诠释,却不足以描述另一种文化,否则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会失败。究其原因,人们缺乏对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性,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不容忽视。比如,猫头鹰在西方文化中,是“智慧”的象征,语出aswiseasowl,而在中国文化看来,其当仁不让的成为灾难的化身。鉴于此,以猫头鹰做商标或广告标识,或以猫头鹰为造型的商品,滞销也是可以预见的。 跨文化意识教育,作为英语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存在即合理,在传授英语知识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理解不同的文化,接受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而加深对我们自身文化的理解。其次,适应不同文化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缓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进一步提高适应能力是必修课。再次,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开放的世界,一体化的世界经济,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技能刻不容缓。 四.互联网与英语教学之互惠互利 互联网的母语是英语,英语教育和互联网的关系不言而喻。自互联网诞生之日算起,我们先后经历了早期的show、cool,到in、out乃至近期的ungelivable、hold住。 舶来品由来已久的的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特点在互联网也有所体现。窃以为,纵观英语发展的泱泱进程,网络词汇毕竟资历尚浅、鱼龙混杂,可使用性需在实践中逐渐检验、筛选、淘汰抑或发展、完善、推广。在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