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碑方法壹、拓碑的意义拓,广义而言就器具石刻.PDFVIP

拓碑方法壹、拓碑的意义拓,广义而言就器具石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拓碑方法壹、拓碑的意义拓,广义而言就器具石刻

拓碑方法 壹、拓碑的意義 拓,廣義而言就器具石刻以朱、墨椎印者曰搨,亦作拓。但「搨」與「拓」仍有分別。 搨:原版上塗色印於紙上者曰搨。 拓:原版上附紙而就紙上圖色印出者曰拓。 惟拓雖有ㄊㄨㄛˋ與ㄊㄚˋ兩種發音,當擴展、開闢時念ㄊㄨㄛ ˋ。如:「開拓」、「拓 寬」、「拓荒」。用紙、墨摹印碑文或圖像念ㄊㄚˋ。如「碑拓」、「拓本」。 拓碑:乃將紙附於石刻上,將其文字、圖案等描印,以供觀賞、史料保存及研究之用。 拓之對象包括金、石、鏤刻文字、圖案等,如銅器銘文、磚刻浮 、碑記墓誌、匾聯等, 故不限於碑。 貳、拓碑源起 一、歷史記載 范文瀾著《中國通史簡編》中,談到東漢時期的刻石技術時,記有〝刻石技術卻愈 益普遍而精工,好字因好刻得保存于久遠,并由此發現摹拓術。……蔡邑學李斯, 工篆菁,似東漢時已有李斯的拓本,亦即東漢時已有拓印術。 程大昌有「刻石為碑,蠟墨為字,遠自秦漢,而至於唐。」之說。 方以智據漢書蔡邑傳「鴻都石經,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餘兩,填塞街貊。」認 為即石刻傳拓之始。 屈萬里、昌彼得據隋書經籍志,認為傳搨之法起於蕭梁。 王國維認為搨墨之法使於南北朝之拓石經,浸假而用以拓秦刻石。 二、起源推論 如前各家說法不一,難以定論。通常的說法,認為拓印術始于漢熹平年間。《后漢 書‧蔡邑傳》中有〝邑已經籍去聖久遠,文字多謬,俗儒穿鑿,貽誤后學。熹平 四年(175年),乃與五官中郎將堂溪典、光祿大夫楊賜、議郎張訓韓說、太史令單 揚等,奏求正定六經文字。 ……于是后儒晚學,咸取正焉。〝有人認為這里的〝咸 取正焉〞就是〝拓印〞,取得拓本的意思。另外,但無論此說正確與否,拓印方法 起源甚古,而且比雕版印刷為早這一點是確定無疑的。 采用刊刻石經的辦法以正定文字,于熹平石經之後的歷代各朝,幾乎都認為是一 種職責,歷代相沿。據《唐書‧百官志》載,百官中有〝拓書手〞 ,拓書手的職責, 似乎就是拓印批准的〝拓本〞。既然唐朝已在政府中設有拓書手官職,那麼拓印術 的發明自然要遠在唐朝之前了。 現存最早的拓印品,是在敦煌石室中保存下來的公元六世紀的遺物〝溫泉銘〞(圖 5-7)。但這絕不是最早的拓印品。拓印術的出現當遠在〝溫泉銘〞拓本之前。據 《隋書,經籍志》記載,隋朝皇家圖書館藏有拓石文字,以卷為單位,內有秦始 皇東巡會稽時的石刻文一卷,熹平石經殘文34卷,曹魏三體石經17卷,并述及 梁室所藏石刻文字到隋時已散佚。梁時已有石刻文字拓本,為南北朝時期已有拓 印術提供了文獻証據。 總之,蘇瑩輝認為,拓碑之原始目的在備藏中秘,或以呈獻皇室,俾公批覽。後 來漸漸普及民間。漢潮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為統一文字,自有刊刻石經之必要, 以取代私人收藏之簡冊,而在造紙術發明後,印刷術發明前,拓本自為獲取學問、 鑽研學問較輕便之方法。 三、台灣拓碑簡略 日據之前:較無有系統之採拓,官方修方志有收藏碑文紀錄,或已進行採拓。日據 時期:為台灣較有系統採拓之始,在台灣各地採集拓本,現今有部份藏於台大。光 復之後:初期有省文獻會在全省各地有系統採拓,以明、清碑碣為主。間亦有各縣 市政府針對縣境碑碣進行採拓,亦有大學等究單位採拓。近期則以台灣分館委託何 培夫教授進行之台灣地區碑碣圖誌計畫,蒐羅廣泛,最為周延。採藏之碑碣跨及明、 清、日據、民國。 肆、拓碑(本)之價值 一、為何選擇拓碑: 碑上刻字是東漢(25-220)以後形成的風氣,碑刻的用途也逐 漸擴充,從墓 碑、宮室廟宇建築碑,以至於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