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济周期波动及利率政策投资效应非对称性摘 要:在年度总量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对周期阶段进行划分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我国的分省面板数据对1997~2007年时段内不同经济周期阶段的利率与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得到了如下结果:一是利率政策效应在经济高涨与低迷时是不同的;二是不同经济类型的投资对利率变化反应存在重大差别;三是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应具有结构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研究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经济周期;利率政策;投资;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1)02-0012-05
The Business Cycle and Investment Effect of Interest Rate Policy:
Chinas Experience and Its Implication
XU Yue-li, ZHAN Ming-hua
(School of Economics Management,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aggregate data and the division of business cycle of China, in this paper, we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est rate and investment using the province panel data in the period 1997~2007. And we get some main results . The first is that the interest rate policy effects are different in economic prosperity period and economic recession period. The second is that the interest rate effects are very different to the different economic types. The third is that different money policy structure has different effect on investment. Lastly, we give our study policy implication.
Key words:business cycle; interest rate policy; investment; panel data
1 引言
自1994年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以来,诸如贷款规模控制等直接的行政手段在央行政策工具箱中的地位逐渐减弱,而利率等间接调控方式在熨平周期波动、促进增长中的作用则越来越重要。例如,为了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央行连续7次降息,而在应对本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央行在2008年一年内进行了5次降息。
不过,理论上,不同学派对象利率这样的政策工具在熨平周期波动的效果上,存在着重大争议。而从中国的现实来看,迅速的结构变迁、对存贷款基准利率的直接控制等自身经济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利率的作用效果更不确定。于是,对利率在不同周期的具体政策效果的评判,更多地要依赖于实证结果,而这正是本文工作的出发点。
2 利率与投资变化的基本事实:一个基于总量年度数据的描述性考察
作为市场化的一种调控手段,利率对投资具有显著影响的前提是银行商业化经营机制的形成,这肇始于1994年的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本部分即拟对1994~2007年时段内的利率与投资关系作直观的描述性统计观察,目的是在全国总量年度数据不足以区分周期因素作用的情况下,为后面的分析提供一个可用于对比且相对全面的分析背景。
2.1 总量分析
先来看一下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这一总量数据与贷款利率变化的关系。各变量数据的来源及处理方式如下:原始的名义水平数据分别来自《中宏数据库》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实际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等于名义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剔除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实际利率是从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名义利率中剔除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对于一年中有几次名义利率变化的情况,取简单的算术平均数。
根据计算结果,全社会实际资本形成总额在样本期内大致经历了三个变化阶段:1994~1996年快速上升,1996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