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清时期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川教版)
明世宗一朝(1522-1567)大半在闹倭寇之患。它的起因表面上是1523年日本朝贡团在宁波闹事引起的。但后来几十年延续不断的犯境,船队和人数规模都很大,不像是当时的日本所能发动。学者们也已经证实:倭寇里有日本人,但头目都是中国人。他们是宋代以来已成气候的沿海豪强,在海外早建立关系,如今被明廷禁令变成法外的海盗。中国当时海上力量的强大,反而表现在这些非法分子身上,他们有大型船队。在对倭作战时,曾一度傲视世界的明帝国海军没有踪影,甚至连有效的海岸巡逻也不见。待海盗登陆深入内地,占领县城和卫所后,才由陆军将领戚继光等人去围剿。 谢杰在《虔台倭纂》他说:“倭夷之蠢蠢者,自昔鄙之曰奴,其为中国患,皆潮(州)人、漳(州)人、宁(波)绍(兴)人主之也”;“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他认为,从海上贸易的视角看来,导致“倭患”的原因是? 郑成功一生的英雄业绩: 抗清复明 驱荷复台 郑成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1624年8月27日生于日本长崎县。当年9月,荷兰人占领台南。历史常常有惊人的巧合,1662年荷兰被郑打败,三个月后郑成功病逝。荷兰人占领台湾三十八年,郑成功从出生到去世也是三十八岁。 郑森六岁回国,二十岁时入南京国子监太学,师事名儒钱谦益。1645年6月,清军攻克南京,南明弘光政权覆灭,唐王朱聿键在福州被郑芝龙等拥立为帝,建号隆武。隆武帝看重郑森,遂赐他与国同姓,易名“成功”。郑成功可谓在多事之秋,少年得志。战略网 专业军事评论网站 1646年8月,清军进攻福建,隆武帝罹难。10月中旬郑芝龙降清,郑成功力劝未果,愤然断绝父子关系:“今吾父不听儿言,倘有不测之祸,儿只有缟素而已。” 不幸的是,郑成功入台不到半年便因昼夜操劳而病逝,年仅39岁。郑成功在辞世前曾向中外一再声明:“台湾者,早为中国人所经营,中国之土地也!” 然而,郑成功辞世后,继承郑氏政权的郑经却决然背弃其父的遗愿,宣布:“台湾远在海外,非中国版图!”时因康熙尚幼年,四方兵事不息,朝中也甚紊乱,对台事尚无暇顾及。郑经则把台湾当做自己的一块领土,进行一番治理。郑经的所作所为与其父郑成功治理台湾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在郑经割据台湾期间,清政府始终坚持招抚态度,力争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为争取郑经转变立场,主动把领土台湾回归国家,从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郑经病死台湾,清政府主动与郑经的重要谈判活动,达十几次之多。并多次致函、派官,争取郑经,但他坚持叛国立场,死不改悔。 康熙元年(1662年)七月,郑成功病死,郑经尚据驻厦门,清政府派都司王维明、总兵林中等人前往劝说郑经“朝廷诚信待人,若释疑遵制,削发登岸,自当厚爵加封”。此时,郑经尚奉南逃的明永历为正朔,但却又要求清政府依照朝鲜例,准其只对清廷纳贡而已。朝鲜是清朝的属国,郑经的态度,已把台湾视为独立于华夏之外的国家,叛国行径由此开始。 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死,其子郑克臧承位。后郑克塽承位。郑经手下的高级将官,纷纷率兵投奔大陆,地位仅次于冯锡范的左武卫何祜也与清方秘密联系,以待清军复台时作内应。 康熙面对此种形势,重新起用施琅,准备武力收复台湾。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施琅到福建前线主持归台大计。经过充分准备,施琅于康熙22年6月率精兵2万、战船300只,跨海取澎湖。同年8月,施琅率军人台。郑克塽带领文武官员缴册降清。从此,台湾回归祖国。郑克塽、冯锡范、刘国轩等由台湾达北京,皆受到优渥待遇,俱得善终。 1644年清兵入关,南明在江浙福建的小朝廷都依靠海上势力,其中包括海盗郑芝龙。他是“倭寇”的后身,年轻时曾居日本平户岛,与日本妇人结婚,生下儿子郑成功。后来,就是这位中日混血的海寇之后在台湾继续抗清。 攻打并收复台湾背景: (1)攻打南京失败 (2)厦门之战使郑成功看到军队内部人心游移,清廷又整装待发 (3)金门、厦门两岛不宜作为抗满清的根据地 (4)台湾物产丰饶、适宜作为抗清事业的新基地 (5)何斌向郑成功力陈台湾可取,并献有关台湾港道和荷兰兵力分布、炮台设置的地图,对攻台有利 (6)处于顺治驾崩的“国丧”期间,不太可能会发动大规模征战。 郑氏的海上力量强大,足以在1661年驱逐占据台湾的荷兰人。翌年,郑成功想进一步攻占菲律宾,建立海洋帝国,因去世而中止。台湾田赋收入少,多赖海上贸易维持国用,因此郑氏台湾具海洋帝国的雏形。它是第一个与大陆中国公然对抗的海上政权,对大陆帝国的威胁远胜于明初,因此清初的海禁甚于前代。清廷靠荷兰人帮助灭掉郑氏后,逐步放松海禁,后与西洋人贸易中频频发生事故,至十八世纪后期遂把它限于广州一埠,倒退到唐朝的水平。 雅克萨之战中俄双方的实力对比 投入兵力:中方:分别为3千人和2100人;俄方:450人和826人,人数比例分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