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脑幸福机理与完善论幸福观_肖仲华.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脑幸福机理与完善论幸福观_肖仲华

DOI:10.15994/j.1000-0763.2013.04.014 35 4 Vol 35 No 4 2013 第 卷 第 期 . , . , 2013 8 Sum No 206 年 月 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 大脑幸福机理与完善论幸福观 * 肖仲华 杨怀中 430063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  ) - ( ) - - N0 A 1000 0763 2013 04 0088 06 哲学和伦理学基于不同的人性论和价值观,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幸福观。其中,完善论幸福观越来越 受到重视和普遍认可,这得益于心理学尤其是大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所揭示的大脑幸福机理。 一、西方哲学史上的幸福观 Darrin M McMahon 关于幸福观,麦马虹( . )教授有一个著名的总结:在荷马时代,幸福等同于幸运; 在古希腊,幸福等同于智慧和德行;在中世纪,幸福等同于天堂;在启蒙时代,幸福等同于及时行乐;到 1 了现代,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定义。 从思想史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哲学史上的幸福观归结为四种:一 是基于理性主义人性论的理性主义幸福观,二是基于自然人性论的感性主义幸福观,三是基于社会人性 论的德性主义幸福观,四是基于人的理性、感性和德性相统一的完善论幸福观。 理性主义者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理性,人类只有以理性克制感性欲望,去追求精 神的享受才是真正的幸福。赫拉克利特理解的“为正义而斗争”,苏格拉底的“善生”思想,亚里士多德 的“理智德性”思想以及“智慧的人最幸福”的结论,都着重强调知识、理性对幸福的重要意义,强调 以理性节制欲望从而实现至善和幸福,凸显理性在幸福价值和幸福伦理中的重要作用。 从趋乐避苦的自然人性出发,感性主义幸福论者追求的就是快乐主义。阿里斯底波、伊壁鸠鲁、 17 世纪哲学家洛克等人都是典型的快乐主义、感性主义幸福论者。从 18世纪道德情感主义的哈奇森、休谟、 斯密到 19世纪的边沁和穆勒,基于自然人性论和快乐主义原则,倡导“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程度幸福”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