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学校长——罗家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国大学校长——罗家伦

一、五四健将 罗家伦(1897年-1969年),1917年至1920年在北大读书,主修外国文学,且是五四运动的健将之一。 毕业时正值中国资本家穆藕初在北大设立奖学金(基金五万银元),选派有能力、学识和领导潜力的北大学生赴欧美进修。蔡元培校长选了第一批五人,罗即为其中之一,其他四位是康白情、汪敬熙、周炳琳、段锡朋。 罗1920年至1922年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期间先后在康乃耳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旁听。 1924年奖学金停止,改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主持人张元济资助,转赴德国柏林大学历史研究所攻读,第二年又到法国巴黎大学及英国的牛津大学访问,研究西洋文化史和历史哲学。完成《科学与玄学》一书,翻译剑桥大学史学教授柏雷的《自由思想史》,参与留学生及英美两国的政治活动,十分活跃。 罗氏于1926年6月返国,初任东南大学史学教授,第二年他翻译的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提倡思想和言论自由。 罗于1927年春加入国民党,并任蒋中正总司令的秘书,甚受器重。 1928年,北伐继续时,罗为战地政务委员,随军北上,5月8日即发生济南惨案,后罗奉命与日军进行交涉,尽管失败,深受刺激,爱国思想更为坚定。6月随北伐军进入北京,成为北伐统一的有功人员。 二、罗家伦研究 1、研究视角: 作为五四的罗家伦 作为大学校长的罗家伦 作为大使的罗家伦 作为近代史家的罗家伦 2、研究著作: 陈春生:《新文化运动的旗手——罗家伦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5年。 陈明珠:《五四健将——罗家伦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张晓京:《近代中国的“岐路人”——罗家伦评传》,人民出版社2008年。 论文: 许小青:《罗家伦与抗战前的中央大学生2-1937》,台北《近代中国》第163期(2005年12月) 冯夏根:《罗家伦文化思想研究——以新人生观、新民族观、新历史观为中心》,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论文。 罗氏研究资料 1、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编辑:《罗家伦先生文存》,共十二册,近代中国出版社1989年版。 2、 《罗家伦先生文存》补编,近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 3、 《罗家伦先生文存》附编(书信集),近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 4、刘维开编著:《罗家伦先生年谱》,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1996年。 二、清华首任国立大学校长 1928年8月17日,清华学校被改制为国立清华大学。罗家伦被任命为首任校长。 ? 罗家伦上任之初即要求清华“四化” 廉洁化、学术化、平民化、纪律化。 改隶废董运动 所谓的废董改隶运动,即是要求清华改归教育部管辖,并废除董事会制度。 罗对清华的贡献 1、? 完成了成立完备分科大学的计划,将其改归教育部,从此不再受外交部的牵制。 2、? 革除了制度上的弊端,如董事会。 3、? 健全了清华的基金管理,稳固了清华大学的经济基础。 4、? 加强图书仪器和校舍建设,使清华师生有一个更为优良的读书和研究环境。 5、? 解聘不力的教员30多人,延陋优良教授多达40多人,并改善他们的待遇,使之安心于教学和研究。 6、? 整顿学系,强化理学院,并成立研究院所。 7、? 扩大招生,设立奖学金,招收女生。 一、罗家伦出长中央大学 罗家伦向政府当局提出三个条件: 一、经费应予以切实的维持与保障,每月按照预算全数发给; 二、对于校长一职,请政府给予专责与深切的信任; 三、如果有建设计划,请尽全力以督促其实现。 二、罗家伦办理中央大学的宗旨——“建立有机的民族文化” 所谓民族有机文化,有两重含义: 第一、必须大家具有复兴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志,我们今天面临生死存亡的歧路路口,若是甘于从此灭亡,自然界无话可说,不然就要努力奋斗,死里求生,复兴我们的民族。我们每个人都当在此意识下共同努力。 第二、必须使各部分文化的努力在这个共同的意识之下,成为互相协调的。如果各个部分不能协调,则必至散漫无系统,各个部分互相冲突,将所有力量抵消。所以无论学文的、学理的、学工的、学农的、学法的、学教育的,都应当配合得当,精神一贯,步骤整齐,向着建立民族文化的共同目标迈进。 如何建立起“民族有机文化”?罗家伦的一个最为理想的榜样就是德国的柏林大学,他并不是号召大学学所谓的“普鲁士主义”,而是要大家效法他们从文化上创造独立的民族精神的努力。 罗家伦的建立“有机的民族文化”理论,反映出民族主义高张时代国立大学的双重使命,既要承担引进西方科技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也要担负起民族文化认同的重任,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是近代非西方大学(尤其是国立大学)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三、提出“诚朴雄伟”四字校风 “诚”,即对学问要有诚意,不以为升官发财的途径,不作无目的的散漫动作,坚定的守着认定的目标走去。 “朴”,就是质朴和朴实,力避纤巧浮华,反对拿学问做门面。 “雄”,就是大雄无畏、雄厚的气魄,改变中国民族的柔弱萎靡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