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芦花荡》课件(人教版)上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课《芦花荡》课件(人教版)上课

细读课文,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 55—63段 55—63段 55—63段 59段: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61段: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精读课文,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揣摩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请同学们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然后以四人为一组,讨论、探究景物描写的作用。 孙犁代表作《荷花淀》 即“白洋淀纪事之一”。 本文是“白洋淀纪事之二”。 写景欣赏与探究 文中还有哪些语句描写了如诗如画的景物?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还有的如 作用: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加上各种色彩来描写景物,增强了景物描写的效果,渲染故事的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增添了小说的传奇色彩。 1、第2段“月明风清的夜晚,……奔着东南去了” 2、第9段“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3、第38段“月亮落了,……有些飒飒的风响” 4、第59段“水镜子一样的平……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5、第62段“鲜嫩的芦花……正在迎风飘撒” 环境描写一般作用: 交代背景,衬托人物、 发展情节、渲染气氛。 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2、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3、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4、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找出文章其它的环境描写之处 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稳地往上钻,目标像是天上。 8、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6、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7、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 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5、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找出文章其它的环境描写之处 动笔仿写几句,写写你家乡的景物。 仿写 小说描写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白洋淀人民对敌斗争的生活,通过写主人公夜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大女孩受伤,第二天严惩敌人、报仇雪恨的故事,赞美了老艄公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英勇机智的革命精神,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通篇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课外拓展 1、透过“每到夜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亮,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这句话,你看到了怎样的事实?反映了什么问题? 2、课文中有一段话精彩地描写了老头子因没有圆满的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请找出这段话并细细体味,然后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参考答案 1、可由歌声想象战士的情绪,想象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具体的说,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 2、心理描写的语句:课文47段中从“一声一声像连珠箭……这老脸呀!” 如果你是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拓展 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她想:这位老同志昨天说的话可不是放空炮,自己真是小看了老同志,别看他这么大年纪,真是老英雄啊!你看他,面对十几个鬼子,毫不畏惧。想不到他足智多谋,原来把一大捆莲蓬放在船头,自己有滋有味剥着莲蓬吃,是在引诱鬼子。他驾船的本领神了,好像牵着鬼子的鼻子在转。鬼子在水里转来转去怎么会不敢动弹了呢?怎么一股一股血水冒上来呢?老同志还没动手,鬼子怎么就流血了呢?定然是水下设了什么机关,他真有点子。原来他真有他的本事,不用枪,一个人就能对付十几个鬼子,叫鬼子只有挨打的份,没有还手的力。老英雄砸得好,狠狠砸!叫他们头破血流。大菱的仇算是报了,回去告诉大菱,让她知道这英雄的故事,让她早日养好伤,向老英雄学习,打败日本鬼子。 课后作业 1,课外阅读《芦花荡》的姊妹篇《荷花淀》,感受两篇文章有何异同。 2,熟记课文内容。 第一段(1—8) 首先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介绍了老头子的基本情况(生活环境、外貌、性格特点等) ; 第二段(9—63) 具体讲述故事的过程。 一层(9—19)开端—护送 二层(20—54)发展—受伤 三层(55—63)高潮和结局 —复仇 小说的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