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我国地球科学的转型 - 地球科学进展.pdf

迎接我国地球科学的转型 - 地球科学进展.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迎接我国地球科学的转型 - 地球科学进展

第31卷  第7期 地球科学进展 Vol.31  No.7 2016年7月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Jul. ,2016 汪品先.迎接我国地球科学的转型[J].地球科学进展,2016,31(7):665-667,doi:10.11867/ j.issn.1001-8166.2016.07.0665. [Wang Pinxian. Chinese Earth Science at itsturning point[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2016,31(7):665-667,doi:10.11867/ j.issn.1001-8166.2016.07.0665. ] 迎接我国地球科学的转型∗ 汪品先 (同济大学,上海  200092) 摘  要:从2010年起,中国科学论文数量已经晋升为世界第二,但是科学创新能力离国际领先还有 很大距离。 就像在经济领域一样,中国的科学也处在转折时期,关键之点是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 阱”。 我们的地球科学不能只盲目追求SCI论文数量,而是要去探索重大的科学问题,实现向更高 层次的创新研究过渡。 关  键  词:地球科学;转型;科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P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66(2016)07-0665-03     当前我国科学的发展,正处在历史性的黄金时 有类似的分化:发展中国家科学家主要提供材料、数 期。 20世纪80 年代改革开放的早期,中国人还没 据,属于“原料输出型”;发达国家的科学家才是将 听说过什么叫SCI;而到了2010 年,SCI论文数就跃 原料加工成型,得出科学结论,属于“深度加工型”。 居世界第二位,而且每年以两位数在继续增长, 两者的区别不在文章多少,而是研究类型不同,产生 2014年的数量已经相当于美国的70%。其中地球 的学术和社会价值更不相同。 科学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也达世界第5 位,影响正在 这点在地球科学和宏观生物学尤其明显,因为 扩大。 但是,论文数量并不是科学研究的目的,甚至 都有很强的地域性。 研究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资 不是衡量科学发展的主要标志,若要论中国的科学 料,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数据同样重 水平,离世界第二位还差得远。不过量变可以引起 要。 有些自然现象比如说季风,主要就分布在“第 质变,当务之急是要抓住大好时机,促进科学转型。 三世界”,因而发展中国家也会拥有独特的天然优 相反,如果把数量当作质量自我陶醉,那就有可能犯 势。 尤其是国土大、人口多的发展中国家,不但可以 历史性的错误。 提供“原料”还可以输出劳务,做“劳动密集型”的分 可以从经济发展引来借鉴的,就是所谓的“中 析工作,由此产生的文章数量相当可观。 这好比经 等收入陷阱”。 一些国家如墨西哥、马来西亚等,20 济,低端制造业也可以带来中等收入,但是污染、低 世纪70年代就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 质、低价等恶性循环伴随而来,凡是不能转型的就会 直到现在仍然停留在发展中国家的阶段,原因主要 掉入“中等”的陷阱。 我国科学发展的道路有所相 就是低端制造业转型失败,阻止了发展高端制造、走 似,也是不能转型就入陷阱,只不过这种危险从 SCI 向发达国家的通道。 科学研究和经济相似,我国科 数量上是看不出来的。 学发展路上也有类似的“陷阱”。经济全球化造成两 现代地球科学经过两三百年的发展,正在整体 类国家的分化:输出原料和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和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