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再造想象基础上的创造想象 想象(imagine)是一种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分为创造想象与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别人对某一事物的描述,相应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则带有一种创新性,最后产生的事物也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创造性思维离不开再造想象,但更离不开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最主动、最积极的因素。 三、影响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因素 (一)智力 一般而言,智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水平之间呈正相关趋势,但随着智商越高,智力与创造性之间的相关越低。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但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者可能有较低的智商,但也可能有较高的智商;高创造性者则必须具有中等以上水平的智商。 (二)知识 丰富、良好的知识经验是专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知识经验的量的多少并不足以决定创造性思维的水平,理解的深度和知识经验的组织方式对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影响。只有在知识经验之间建立了丰富的联系,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才能够实现知识之间的迁移应用,才有助于学习者以新颖的方式理解和解决问题。 要想在教学中培养学习的创造性思维,知识学习的深度和灵活性以及良好的知识结构的建立是一个重要环节。 (三)个性因素 1. 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驱动力。 2. 较高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3. 积极的心理承受能力,勇于面对错误和失败以及良好的自我调整能力等个性特征。 (四)环境 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从大量研究中,可以归纳这样几点: (1)创造性比智力受环境影响更大。 (2)过于严格、要求服从的教育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发展。 (3)某些社会文化特征对创造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四、创造性思维的评估 目前,国际上对创造性思维的评估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从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入手,编制创造性思维测验。这方面的著名测验有吉尔福特的创造性测验和托兰斯的创造性思维测验。 另一种解决方法是编制关于人格方面的问卷,以考察被试的人格特征是否具有创造倾向。比较著名问卷的有里姆(S.Rimm)和戴维斯(G.A.Davis)合编的《发现才能问卷》(GIFT)和《探究兴趣量表》(GIFFT)。 托兰斯的创造性思维实验 在托兰斯的言语测验中,要求被试想出某个物体如罐头盒的用途,或者要求被试改装一个特定的玩具使之玩出各种花样来。 在图形测验中,给被试30条平行垂线,要求被试创造出30个不同的画,每幅画都包含一对垂线。对所有任务的反应,都将根据创造性思维的三个方面进行评分。独创性根据统计来决定,每100个人里只有5-10人作出反应就是独创的;流畅性指不同反应的数量;灵活性一般通过计算反应所属的不同类别加以测量。 例如,被试列出了100种罐头盒的用途,但每一种用做容器,这时,被试的流畅性得分可能会比较高,而灵活性则十分低。 GIFT分为用于1~2年级的初级型、3~4年级的基本型和5~6年级的高级型,主要测量独立性、变动性、好奇心、坚持性和兴趣广度等。该问卷信度高,但效度不稳定。 GIFFT有两份问卷,分别供初中生和高中生使用,以高中生测题为例,分别测量独立性、自信心、冒险性、好奇心、幽默感等。该问卷采用5级评判,即否、有点、一般、较高、是的形式,信度和效度都较高。但是,“才能”和“兴趣”的指标本身还是个争议的难题,兼之采用自我报告的方法。因此,这种测量创造性的方法,还有很多争议。 五、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发挥的环境 托兰斯提出了教师应当遵循的五个原则: (1)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 (2)尊重与众不同的观点。 (3)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点是有价值的。 (4)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 (5)使评价与前因后果联系起来。 给学生留点空白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时,好象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识地留下不讲”。 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心理实验——“困惑情境”实验。 在实验中,他让实验对象连续进行22个小时的工作,其中有些工作让他们完成,而另一些任务则让他们中途中止,接着去做别的工作。在每个人完成一次实验后,就立刻回忆起所做过的任务名称。 结果发现,绝大多数人首先回忆到的是那些被中止而未完成的任务名称,不仅回忆得快,而且回忆得又多又准确。 创造思维的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