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9.2 有效数字运算规则 1. 处理位数的规则 1) 记录时只保留一位可疑数字 2) 修约规则 ? “四舍六入,五后有数就进一,五后没数看单双” 修约 ? 舍弃多余的有效数字 例: 将下列数字修约为两位有效数字 处理位数的规则 优点: 只允许一次修约到要求位数,不能多次修约。 修约后 3.148 3.1 7.3976 7.4 2.451 2.5 83.500 84 84.500 84 如13.4565 ? 13.456 ? 13.46 ? 13.5 ? 14(错) 3) 数据首位数大于或等于8时,则有效数字可多算一位。 4) 在大量运算中,对参加运算的所有数据可多保留一位可疑数字,最后按要求修约。 2. 运算规则 加减法 ? 其和或差的有效数字保留,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据为依据(绝对误差最大的) 例: 0.0121+25.64+1.05782 25.64 0.01误差 Sum = 0.01+25.64+1.06 = 26.71 2) 乘除法 其积或商的有效数字保留,以有效数字最少的数据为依据(相对误差最大的) §2.9.3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正确地记录分析数据 正确地选取用量和选用适当的分析仪器 正确地表示分析结果 定量分析(滴定和重量分析)一般要求四位有效数字。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对于少量实验数据必须根据t分布进行处理。 t分布由英国化学家W.S.Gosset提出。其定义为: S相当于? 5. 已知样本标准偏差S的情况 正态分布与 t 分布区别 1.正态分布——描述无限次测量数据 t 分布——描述有限次测量数据 2.正态分布——横坐标为 u ,t 分布——横坐标为 t 3.两者所包含面积均是一定范围内测量值出现的概率P 正态分布:P 随u 变化;u 一定,P一定 t 分布:P 随 t 和f 变化;t 一定,概率P与f 有关, 置信度与置信区间 讨论: 1. 置信度不变时:n 增加, t 变小,置信区间变小; 2. n不变时:置信度增加,t 变大,置信区间变大; 置信度——真值在置信区间出现的几率 ; 置信区间——以平均值为中心,真值出现的范围; 结论: 置信度越高,置信区间越大,估计区间包含真值的可能性↑ 置信区间——反映估计的精密度 置信度——说明估计的把握程度 注意: (1)置信区间的概念:μ为定值,无随机性 (2)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 单侧——大于或者小于总体均值的范围 双侧——同时大于和小于总体均值的范围 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报告分析结果时,应明确表示一定置信度下真值的置信区间。 置信区间越窄,准确度越高(区间与测定次数和S有关)。 报告分析结果时应给出精密度、准确度和测定次数三个必不可少的参数。 例:如何理解 例4:对某未知试样中氯离子的百分含量进行测定,4次结果为47.64%,47.69%,47.52%,47.55%,计算置信度为90%,95%和99%时的总体均值μ的置信区间 解: § 2.8.2 可疑值的取舍 可疑值,异常值或极端值。 无明显过失误差不可随意舍弃某一测定值。 可疑值是保留还是舍弃。应按一定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 统计学处理可疑值有几种方法: 根据正态分布规律,偏差超过3?的个别测定值出现的概率小于0.3% 当测定次数不多时,这样的测定值通常可以舍去。 已知:当测定次数非常多时 ? = 0.80?, 3? ? 4?;即偏差超过4?的测量值通常可以舍去。 对于少量实验数据,只能用S代替?,用平均偏差 代替?,故粗略地可以认为偏差大于4倍平均偏差 ( )的个别测定值可以舍去。 1、 法 计算步骤如下: (2)求可疑值x与平均值 之间的差的绝对值 ; (3)判断 舍弃。 (1)将可疑值除外,求其余数据的平均值 和平均偏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