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案3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案3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课案3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感知高考 学习目标 分类点拨 学习目标 1.了解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病句类型。 2.熟练掌握辨析并修改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病句的方法。 感知高考 1.(2014年高考山东卷)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B.我父亲是建筑学家,许多人以为我母亲后来进入建筑领域,是受我父亲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 C.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D.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解析:B A项,搭配不当,“担任……岗位”不搭配,应是“担任……职务”;C项,表意不明,“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到底是说生活中的,还是银幕上的,不明确;D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将“随着”删掉。 2.(2014年高考江西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中心思想是针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而言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B.虽然有国家资源作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 C.大庆石化总公司的老少职工们同台竞赛,年轻职工积极踊跃,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 D.通过捐款、创办公益基金的方式回馈社会,不是企业家的法定义务,可提倡而不宜强制。 解析:D A项,成分残缺,第二句应在“要求”前加上主语“概括中心思想”。B项,成分赘余,“可说”与“堪称”语义重复。C项,“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不合逻辑,“须眉”指的是男子,是性别概念,与“老年职工”不对应。 分类点拨 类题一 表意不明 这一类型的病句主要指歧义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如果同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那么这句话就是歧义句。造成歧义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的多义导致歧义   例如:上课了,小王还没到校,班主任焦急地说:“她可是从来不请假的呀。”(“从来不请假”有歧义,既可指小王一贯不守纪律,不请假;又可指小王平时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纪律,总是按时到校,没请过假。) 2.停顿造成歧义   例如: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有歧义,可读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或“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3.指代不明   例如:电影《英雄》上映以后,李冯的同名小说也备受青睐,观众认为其画面精美,善于营造视觉氛围。(陈述对象混乱,“其”指代不明,容易让人误解为指代的是“李冯的同名小说”。) 4.修饰两可而造成歧义 例如:①采访这位先进工作者的是三个报社记者。(究竟是“三个记者”,还是“三个报社”?“个”既可以指人,又可以指物,造成歧义。) ②(2014年高考湖南卷)家风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因修饰两可而有歧义,“有影响力有美誉度”既可以理解成“家族”的定语,也可以理解为“要素”的定语。) 类题二 不合逻辑 句子从语法上找不到什么毛病,但事理、情理上却讲不过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概念混乱(概念并列不当)   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种概念,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成属(大)种(小)概念并列的错误。例如:   (2013年高考江西卷)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生活用品以及床上用品都应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生活用品以及床上用品”这一并列短语,外延有相互交叉的部分,并列不当。) 2.自相矛盾   同一个句子,应该保持语意的前后一致性。否则,就会自相矛盾。例如: 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句中“日前”一词的意思是“几天前”,用于此处与“正在”矛盾,属于“过去时”与“现在时”矛盾。) 3.否定失当   指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多次运用否定,结果将本意弄反了。导致此类语病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误用了否定副词,二是不理解反问句本身就表示了一重否定。例如: ①(2013年高考江西卷)女性学者被称为“美女学者”,我还听过“美女主持”“美女政治家”的说法,估计没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多项否定不当造成不合逻辑,“漏举的”指没有列举出来的,删除“没”。) ②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否认”“不”,反问句式构成三重否定,表否定,整个句子语意不合逻辑。可将“否认”改为“说”。) 4.强加关系   复句的分句间总离不开某种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关联词的使用。若没有弄清分句间的关系,就强加关联词,则易造成病句。例如:   塞林格的《麦田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