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力型锂电池概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动力型锂电池概述

青岛市动力型锂电池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 一、动力型锂电池概述 1、锂电池构成及分类 锂电池是一种锂离子浓度差电池,采用两种能可逆嵌入与脱嵌锂离子的化合物作为正负极,依靠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转移来完成电池充放电工作。锂电池一般由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和外壳等构成,常用材料及成本构成详见表1,单体锂电池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 表 1 锂电池主要组分常见材料及成本构成 主要组分 常用材料 材料实例 占总成本比例 正 极 嵌锂过渡金属氧化物 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材料,磷酸铁锂 40-46% 负 极 电位接近锂电位的可嵌入锂化合物 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石墨化碳材料,石墨化中间相碳微珠和金属氧化物 5-15% 电解液 LiPF6的烷基碳酸脂搭配高分子材料 乙烯碳酸脂(EC),丙烯碳酸脂(PC)和低粘度二乙基碳酸脂(DEC)等 5-11% 隔 膜 聚烯微多孔膜 PE,PP,PE/PP复合膜,或PP/PE/PP三层隔膜 10-14% 外 壳 金属 钢,铝等 18-36% 图 1 单体锂电池生产流程图 锂电池产业为储能产业,广泛应用于通信电源、电动汽车、兆瓦级储能电源(如风能、太阳能、智能电网)等领域。按应用领域不同,锂电池可以分为电器类电池、储能电池、动力电池和微型电池,详见表2。本报告所述动力型锂电池范围界定为高功率动力电池,指在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大功率器件中作为动力源使用的电池。 表 2 锂电池分类(按应用领域) 类 别 应用领域 特 点 性 能 电器类电池(高能量) 信息、通讯、办公及数字娱乐等电器产品; 电器更新快,恒功率,对电池倍率性能、工作温度、成本、循环性能要求不高; 电池能量密度高于200Wh/kg,100%DOD 循环寿命200-300次。 储能电池(长寿命) 小型储能电源:UPS、太阳能、燃料电池、风力发电等分布式独立电源系统储能; 对电池功率和能量密度要求不高,体积和重量要求相对较低; 0-20年使用寿命,免维护、性能稳定、价格低,较好的温度特性和较低的自放电率。 动力电池(高功率) 各种电动车、电动工具、大功率器具; 要求高功率密度(比功率)、安全性、温度特性,低成本,低自放电率; 目前比功率水平为800-1500W/kg,目标提高到2000 W/kg以上。 微型电池 无线传感器、微型无人飞机、植入式医疗装置、微型机器人等; 电器维护困难,对稳定性,寿命要求很高; 要求寿命长、稳定性好、全固态电池。 2、动力型锂电池产业链构成 图 2 动力型锂电池产业链构成 动力型锂电池的制造经历电池材料、电芯、电池模组、电池包四个环节,其产业链构成如图2所示。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关键原材料的制备;中游包括电芯制造和电池组集成,涉及电极板制作、电池芯封装、充放电以及安全性能测试、电池模块成组、电池组性能测试、电池组保护装置等环节;下游为锂电池在电动车、电动工具以及大功率器具等领域的应用。 二、动力型锂电池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技术体系 动力型锂电池是高技术、高管理含量的系统工程,技术体系如图3所示。在动力型锂电池的材料、电芯、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的生产链条中,分别涉及了不同技术,但材料、产品一致性和工艺、设备及评价标准化等理念贯穿始终,结合电池组管理系统,最终实现动力型锂电池安全可靠和长循环寿命等性能要求。 图 3 动力型锂电池技术体系 (二)技术发展趋势 从电池性能上看,目前车用动力型锂电池比能量为100-150Wh/kg,一次充电后电动汽车(EV)行驶里程为100-200km,不及传统汽车的1/3。因此,在大力提升锂电池安全性、循环寿命,降低成本的同时,研发新型电极材料、电池技术以提高电池整体性能成为研究的热点。 目前主流正极材料有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和磷酸铁锂,其性能比较详见表3。其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锂电池正极材料是钴酸锂,但由于成本较高,且作为动力电池其安全性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因此各国动力型锂电池研发的重点集中在锰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其中,锰酸锂系技术较为成熟,其缺点是单体电池寿命短,耐高温性能差;三元材料是已有材料的改性,更多的是关注工艺参数;磷酸铁锂因其超长的循环寿命,极好的安全性能,较好的高温性能,极其低廉的价格而被看好,但也存在导电性差、耐低温性能差、倍率性能差以及材料批次一致性控制困难等缺点。 表 3 主流动力型锂电池性能比较 性能指标 钴酸锂 锰酸锂 三元材料 磷酸铁锂 商品化时间 1992年 1997年 1999年 2004年 工作电压 3.7V 3.7V 3.6V 3.2V 体积能量密度(Wh/L) 266 285 310 255 重量能量密度(Wh/Kg) 167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