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女声:社会的哀叹 传媒的狂欢.docVIP

超级女声:社会的哀叹 传媒的狂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级女声:社会的哀叹 传媒的狂欢.doc

超级女声:社会的哀叹 传媒的狂欢      7月19日,全国各大媒体都赫然凸显出《“超级女声”入选十大文化流行语》的标题,这一消息的广泛刊载无疑为其入选又再次作出佐证。并且,此次发布的“2005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是从15家主流报纸基于1亿9千万语料统计选取而出的,而“超级女声”作为惟一的电视节目名称入选。   从2004年到2005年,中国内地最具轰动效应和影响力的大众娱乐活动――“超级女声”,因其在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中收视率和参与度非常高之缘故,成为了2004、2005年度备受关注的一种影视现象、娱乐现象、文化现象。然而,这种现象一方面赢得了社会的阵阵掌声,另一方面也遭遇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不少批评。一个电视栏目能被号称属于网络一代的“80年代”所接受,一个电视栏目能够被“游离在主流媒体之外,号称拒绝电视的群体”所接受,这本身就耐人寻味。      超级女声无限风靡      2004年,超级女声节目一经播出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四大赛区吸引直接报名人数就达到6万多人,“超级女声”就在当年举办的第一届时便神奇地在全国膨胀开来。“超级女声”曾被《新周刊》评选为“2004年度创意TV秀”,它是“孔庆祥”效应的中国延伸,作为“反偶像”类型节目在国内的创意方式,标志着电视娱乐进入反偶像轨道。   与此同时,该活动主持人汪涵也因此获得“2004中国电视节目榜”中“最佳娱乐节目主持人”殊荣,并在上海举办的“2005中国电视主持人论坛暨年度颁奖盛典”上又被授予“2004最佳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的殊荣。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社会各界对这挡栏目的认同。据国内权威的收视率调查机构――央视索福瑞媒介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该活动在湖南卫视播出时,同时段收视率仅次于中央电视台一套,排名全国第二名。不专业而刻苦的选手、刻薄的评委与狂欢大众娱乐形成了超级女声的收视“铁三角”。   2005年2月24日,国内最具活力的电视娱乐频道――湖南卫视与国内乳业巨头――蒙牛乳业集团在长沙联合宣布,双方将共同打造“2005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年度赛事活动,继续将“超级女声”进行到底。   作为一个新起的娱乐节目,作为一个参与性阵容十分强大的全民造星活动,从社会现实的视角去看,应该是十分成功的。其成功的原因显而易见:第一,对于选手而言,参赛无门槛,不分唱法、不论外形、不问地域,想唱就唱;第二,对于唱片公司而言,直接选秀,对优胜者投资包装、出唱片、出演电视剧,给了参赛者诱人的前景;第三,从参赛者、入选者的心态来看,露脸就是机会,晋级就是成就;第四,对于主办方而言,人潮犹如钱潮,经济效益惊人。正是各方利益的平衡、各方的共赢,使得超级女生呈现出极大的生机与活力。      超级女声   彰显的独特传媒视角      要解析“超级女声”的“超级”,不能只停留于娱乐的层面,事实上,一个单一的娱乐事件绝不会引发这样大规模的关注。      互动视角   在中国电视的发展史中,观众很长一段时间属于“板凳”,你有看的机会就是一种喜悦;又有一段时间,观众属于盲目翻台的“遥控器”,你只能通过毫无目的的换台发泄心中的不满;进入短信的时代,观众只看到李咏在“敲金蛋”(“非常6+1”的节目环节)时永远在呼唤别人的名字,万里挑一的这种机会被人牵强地称为“互动”。 突然间,一群群长的“千奇百怪”的脸庞在电视荧屏中飞扬与晃动,于是你愤愤不平,结果全国15万多和你抱着同样情绪的面孔直接走进“超级女声”的海选现场。   “超级女声”几乎能让每个人可以在自己的一种情绪中找到能够承载的对象,或看、或评、或笑、或哭、或感慨、或狂喜。把消费者从推销的对立面拉进参与的合作面,这种互动与换位思考怎能不赢得人们欢呼呢?      转型视角   当前的不少电视剧公司为了规避风险而盲目“跟风”的现象,让中国荧屏忽而充斥公安警匪剧,忽而弥漫家庭伦理剧,忽而古装打斗泛滥成灾,很容易让观众“审美疲劳”。当下中国荧屏似乎缺少了新鲜气息、创新意识,变成相互跟风模仿,现状不容乐观。中央电视台影视剧部主任汪国辉直言不讳:“现在电视剧的数量,好象是供过于求,但是从质量上分析,实际上是求大于供。”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电视台电视剧的收视率在急剧下滑。这也告诉传媒:以电视剧主导大众娱乐和收视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这就要求引导大众娱乐的节目形态需要转型。什么节目形态可以占领电视剧的受众市场,并取代电视剧的“霸主地位”呢?此时,人们已经把目光投向了娱乐节目。   从观众的收视心理来看,观众既希望从电视节目中得到新闻、信息、又渴望从电视节目中获得娱乐、休息,而对普通百姓而言,看电视“求乐”的成分还要多些。为满足观众的这种收视需求,电视台除了提供新闻、专题类节目外,还提供了大量的文化娱乐类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