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李大钊长子李葆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追忆李大钊长子李葆华.doc

追忆李大钊长子李葆华   2005年初春,又一位中共元老级人物,一位真正的优秀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金融、水电战线出色的管理领导干部,在96岁时驾鹤西去了,他的名字叫李葆华。   也许年轻一代不很熟悉他的名字,那么他父亲却是家喻户晓的英雄,1921年中共的创始人,中国最早的马列主义导师,毛主席的马列启蒙老师――李大钊。   “近朱者赤”, 1925年,年仅16岁的李葆华就在父亲李大钊的教育引导下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年仅38岁的李大钊被反动派在北京杀害。在进步人士的协助下, 1927年冬李葆华东渡,在日本东京高等师范上学。1931年5月,22岁的李葆华在日本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东京特别支部书记。“九一八”事变后,李葆华返回祖国。他随即组织了“上海留日学生会”、 “上海民众反日救国会”、“上海反帝大同盟”等左派进步组织,展开了反日爱国斗争。1932年他又奉命潜回北平,任门头沟矿区支部书记,很快又调升为中共河北省京东特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领导人民群众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   1936年,不过27岁的李葆华被调升为北平市委书记,是中共历史上最早和最年轻的北京市委书记。1945年七大会议上,他被选为最年轻的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在毛泽东统帅领导的解放战争期间,他被党中央任命为北京军区政委,北平市委第二副书记。1949年3月他在北京光荣出席了七届二中全会和首届全国政协会议。   在我戴着红领巾的时候,因为和李葆华的长子李青(现为浙江省委统战部长,省政协副主席)是北京育才小学同班同学,放学后常到李青家里玩耍,认识了这位身高近1.8米,经常戴蓝呢帽和眼镜的长者。   李葆华伯伯当时已是国务院首任水利部党组书记、第一副部长,他与刚刚从平津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上将傅作义共同主持着新中国的水利事业。毛主席鼓励傅作义和李葆华:“要合作得好,合作到底!”   水利部是当时中央部委中最具统战意义的部委,李葆华任部长后迅速调整心态。他当时比傅小14岁,平时尊称傅为“仁兄”,他这位“贤弟”尽力多做些艰苦细致的协调工作,既不能架空傅部长,也不能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对名利双收的事,他已习惯于让。使傅作义和他带来的5位旧部亲随官员受到感染,很快适应了部里的工作,发挥了应有作用。   李青回忆:因为开局基础打得好,父亲和傅部长关系一直很融洽,决定大事总是先商量好,再拿到部办公会上议定。这也说明毛、周两位伟人缜密的用人之道。   新中国刚刚成立,满目疮痍、旱涝频发。李葆华可谓是新中国水利的勇猛闯将和功臣。我不止一次听李青讲一个感人的故事,1951年暮春三月,天气乍暖还寒。为了根治淮河,两位共和国水利部长,亲自到深山大河实地考察了半个多月。那时新中国刚刚建立,别说畅行无阻的“高速”没影儿,就是像样的公路也少得可怜,淮河上的桥梁也寥寥无几。   两位部长雇上私人一叶木舟,顺江考察。李葆华总是小心翼翼,先扶年迈的傅部长上船。船家晃晃悠悠地撑船,他们在船上边看地图边观察地势水流,技术人员不断拍照、记录。遇上小雨,就撑上一把油纸木伞……进入安徽省后,淮委会得知两位部长的行程,连忙从蚌埠派船来接迎。他们继续催舟东渡,在到洪泽湖途中受阻,穷山恶水地形险峻,两位部长携手徒步而行,后面警卫人员从山民家租借几头毛驴,驮着行李书籍用具。   他们沿着崎岖沙石羊肠小道,边爬山边查看地形,此时傅部长已年过花甲,身体发福、胖大,不时气喘吁吁,汗滴不断。李葆华部长不忍心,请傅部长先坐毛驴歇歇。可是傅部长拄着竹杖笑哈哈地说:“我能坚持,慢慢爬就是了,小毛驴也很可怜,我这么重,它受得了吗?”两位部长和随从人员都大笑起来。笑声振动了春天的深山。   返京不过一个礼拜,有根有据的翔实调查报告就送到了国务院,经周总理满意签阅,又速送到了最高领袖毛泽东手里。毛主席、周总理根据水利部和专家意见,批准了治理淮河的方针是:“蓄泄兼筹”,也就是雨季能蓄水,旱季能放流灌溉。在水利部的领导下,历史上最大的治理工程紧锣密鼓地开工了。   李部长不但自己深入到各个水库视察指导,一次还陪淮委主任谭震林副总理到了佛子岭水库工地。当时附近没有招待所,两个人干脆睡在一个潮湿的工棚里。工棚没有防雨措施,漏雨夜两人通宵达旦无法入睡。好在两位也是从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走过来的,此事在他们看来也不足为奇,算不上艰难困苦。   1957年傅作义部长在山西视察水利工作时突发心脏病,从此傅部长主要养病,李部长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他以深入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团结各层干部,为水利事业埋头苦干了整整12个春秋。   20世纪60年代以后,李葆华同志调入中央华东局任书记并当上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在安徽,他实事求是大力平反右派,坚持发展工农业,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日夜操劳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