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排放控制技术1.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排放控制技术1

汽车排放及控制技术 第1章 绪论 1.1 环境污染与保护 1.1 环境污染与保护 目前,全球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温室效应 ?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酸雨蔓延 (大气污染的主要表现) ?能源危机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森林锐减 ?土地沙漠化 ?水污染和海洋污染 ?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等。 大气污染的一般分类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清洁的空气是由氮气(78.06%)、氧气(20.95%)、二氧化碳(0.93%)等气体组成,约占空气总量的99.94%,其它气体总和不到0.1%。 ◆我国评价空气质量好坏的科学依据——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据此划分为三级标准。 1.2 汽车排放污染物及危害 汽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一氧化碳 碳氢化合物 氮氧化物 光化学烟雾 微 粒 1.3 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 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 1、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 2、汽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3、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 * * 1.1 环境污染与保护 1.2 汽车排放污染物及危害 1.3 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 按 污 染 范 围 分 类 按污染源分类 重点 一氧化碳(CO)无色无臭,是一种窒息性的有毒气体。 产生条件: 局部缺氧或低温条件下,由于烃不能完全燃烧而产生的。 饱和烃一般危害不大。 不饱和烃却有很大的危害性。 光化学烟雾是排入大气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的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 年份 技术措施 1966- 1973 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PCV),废气再循环系统(EGR),空气喷射净化 1974-1979 改进化油器,无触点点火,使用并改进催化剂 1980-1983 反馈(闭环)系统,进一步改进化油器和催化剂(包括三效催化剂),改进发动机,挥发性排放物控制 1984-1993 发动机改进,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催化剂和EGR的进一步改进 1994-现在 进一步改进发动机,控制装置,供油,电预热催化剂和EGR,改进挥发性排放物控制,车载诊断(OBD) 小 结 *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