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车辆操作特性
第三章 車輛操作特性
壹、重點觀念 貳、公式精要 參、學習評量
25
第三章 車輛操作特性
第三章 車輛操作特性
壹、重點觀念
車輛特性包括靜態和動態特性:
靜態特性:包含車輛的種類、尺寸、重量等項目。
動態特性:包含車輛的牽引力、加減速率、與運動狀態等特性。
曲線、超高、縱向坡度、加減速車道長度、護欄高度、豎曲線等幾
何設計皆以車輛特性為依據。
車輛的重量包括輪重、軸重和總重,為設計道路結構之首要因
素。
總重、或軸重為設計橋樑之依據,公路橋樑最大設計載重分為H20
和 - 二種型式,這和美國相同。 載重乃指總重 公噸之
H20 S16 H20 18
單廂貨車,而 - 載重係指總重 公噸之半拖車而言。 《89年
H20 S16 32.4
警大二技》《93年警大二技》
影響路面設計厚度的因素為:輪重、輪胎壓力及其配置方式。而輪
胎與路面的接觸面積也是影響路面應力的另一重要因素。
▲輪重對路面所產生的作用力與輪胎和地面的接觸面積有關,同樣
輪重和輪胎壓力的車輛,若採用雙胎時,其對路面所產生的作用
力較單胎者為小。 《94年警大二技》
車輛的尺寸包括長度、寬度、高度、輪距、軸距、前後懸伸長
度等。
高度:設計橋樑、隧道及地下道淨高的重要依據,一般以 公尺為
4.1
26
新編交通工程精粹
最大容許高度。 《90年警大二技》
影響車道寬度的因素:設計行駛速率、交通量、車輛性質(寬度、
車種)。 《93年警大二技》
交通量較大且設計速率較高時,原則上以 公尺為車道寬度;惟交
3.5
通量與設計速率均低時,車道寬度 公尺則已足夠。
3.0
長度:為軸距與前後懸伸長度之總和,係影響車輛轉彎性能的主要
因素。
軸距:為前後兩軸間距,其影響最小轉彎半徑及轉彎時車輛佔用道
路面積。另外,前後懸伸長度亦與轉彎時佔用道路面積有關。
標準設計車輛:假定一種車輛其尺度、重量、及操作特性都能適用
在各種車輛身上,以作為建立道路設計控制標準。此車輛之尺寸應
比實際行駛中的車輛為大,則所設計之道路方能符合實際需求。
▲在設計車型(Design Vehicle )的規格尺寸中,車長、車寬、軸
距、前懸伸長度與道路的平曲線設計有關。 《90年警大二技》
車輛行進中之六項阻力:
滾動、空氣、坡度、慣性、引擎牽引力、煞車阻力。 《89年警大二技》
慣性阻力:車輛內部各轉動零件間(如車輪、車軸、傳動桿、齒
輪)在運動時所產生之慣性,為使這些轉動零件轉動的速率足以維
持車輛直線運動所需耗費的阻力。慣性阻力約佔總牽引阻力的 〜
5%
8% 。
引擎阻力:車輛正常運行下,若機件銜接適當,引擎將產生一種能
量使行進中車輛自動減速。相同速率下,使用低速檔位所產生之引
擎阻力將比高速檔位大。
煞車阻力:因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