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辅助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研究(Ⅱ)-中国管理科学.PDF

辅助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研究(Ⅱ)-中国管理科学.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辅助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研究(Ⅱ)-中国管理科学

第32卷第4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V01.32No.4 2006年4月 0F UNIVERSITY0FTECHNOLOGY JOURNALBEUING Apr.2006 辅助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研究(Ⅱ) ——驱动电机控制系统及关键技术 段建民1,贺彦峰1,吴斌2,冯能莲2 摘要:针对辅助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运行特点,完成了基于单片机80C196Kc的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系统的设 计,介绍了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与调试经验,在输入信号的处理与IGBT的驱动保护方面做了深入研究.实验 结果表明。系统整体性能优良,实现了对驱动电机的安全可靠控制. 关键词: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脉冲宽度调制 中图分类号:TP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0037(2006)04—0311—04 面对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以及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电动汽车显示了巨大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 景[11.随着蓄电池充电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新型动力电池的研究与并发,电动汽车将成为一种最有前途 的绿色汽车[2|.目前,电动汽车各项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我国已呈蓬勃发展之势. 电机驱动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研究开发的重点,也是电动汽车三大关键技术之一,驱动控制系统的性 能优劣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整车性能的好坏.北京工业大学辅助动力混合电动汽车项目组在原有美国90 年代电动汽车基础上,保留其强电回路设计的一些优点,对其模拟化的控制系统进行重新设计,提高了驱 动控制系统的整体性能. 1电机的驱动与控制系统结构 1.1系统的控制目标 驱动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采集与电机运行相关的控制输入信号,如挡位信号、危险限制信号、加速 踏板、刹车等,以及部分运行参数,如电机的转速和温度、电池组回路的电压和电流信号等.通过采用合理 的控制算法处理这些信号,调节控制主回路接触器以及驱动单元中功率元件(IGBT)的通断来实现对汽车 运行方向、速度的调节,以及刹车制动过程中的能量回收控制. 1.2驱动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 系统的驱动电机为他励直流电机,驱动电源为水平铅布蓄电池组.强电回路的通断由5个接触器完 成:E1,E4用于主回路,分别接在电源的正负两极;E2,E3用于励磁电流的换向;E5用于电枢电流的通断. MHz的晶振,具有丰富的外部接口资源与较高的可 控制系统的微处理器采用80C196KC单片机,采用16 处理器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以实现安全逻辑控制,这样不但消除了单片机程序跑飞的潜在危险,还能方 便地实现逻辑的在线更改.系统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收稿日期:2004—12—24.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资助重点项目(Kz20041000501). 作者简介:段建民(1959一),男,河北石家庄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万方数据 312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6年 模拟输入量 信 (温度电流等) 号 调 理 开关量输入 与 80C196KC (钥匙挡位等) 光 微控制器 电 其他保护性输人信号 隔 离 PWM占空比隔输出 糕重赫善 蓄电池组HIGBT驱动电路卜_—叫电机 图1系统整体结构框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