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香港电车车辆发展史-香港教育城.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香港电车车辆发展史-香港教育城

香港電車車輛發展史 1904 年7 月30 日,香港電車開始投入運作,首批電車共有26 輛,其中 10 輛 (#17 - #26 )是頭等電車,中間裝有旁板及 橫排座椅,頭尾兩端則是各有四個背對背的開放式直排座椅,載客量為32 人,密封式橫排座椅及開放式直排座椅各設有 16 個座位;而另外 16 輛 (#1 - #16 )則為三等電車,載客量為48 人,共有 12 個背對背的開放式沒有旁板的座椅 ,後來於 翌年增加10 輛(#27 –36 )。 車身長度 29 呎 (8.839 米) 車身闊度 6 呎1 吋 (1.954 米) 車頂闊度 6 呎4 吋 (1.93 米) 車身高度 7 呎5 吋至7 呎10 吋 底部至集電杆高度 10 呎11 吋 (3.327 米) 軌距 3 呎6 吋 軸距 6 呎6 吋 (1.981 米) 1912 年引入10 輛雙層電車 (#37 - #46 ),上層為頭等、下層則為三等 ,不設上蓋 ;到了1918 年至 1922 年 16 輛新雙層電 車(#47 - #62 )則加裝帆布上蓋,另外於1923 年起服役的 18 輛新雙層電車(#63 - #80 )則加裝柚木上蓋。 車身長度 27 呎6 吋(8.382 米) 車身闊度 6 呎1 吋(1.954 米) 底部至集電杆高度 14 呎6 吋(4.418 米) 軌距 3 呎6 吋 軸距 6 呎6 吋(1.981 米) 1925 年,#22 單層電車及#75 柚木上蓋雙層電車重建為全密封式設計,其後再增加39 輛全新的全密封式設計雙層電車(#81 - #119 ),特式是上層及下層的車窗是不對位。 另外,於1949 年前所有雙層電車是不設閘門,到了 1949 年則於前閘加裝半密封式閘門,尾門則是推拉式閘門。 車身長度 28 呎6 吋(8.686 米) 車身闊度 6 呎1 吋(1.954 米) 底部至集電杆高度 14 呎6 吋(4.418 米) 軌距 3 呎6 吋 軸距 8 呎6 吋 (2.591 米) 1949 年 10 月,首輛「戰後型」#120 電車投入服務,特式是上層及下層是整合式結構、兩邊車身及頭尾中間的車窗上方設 有氣窗(上層為金屬、下層則為小玻璃窗)、上層頭尾的車窗外裝有欄杆 ,而頭尾底部的欄柵仍為木製,至於車身是由電 車公司及太古船塢製造。 車身長度 29 呎2 吋(8.889 米) 車身闊度 6 呎6 吋(1.981 米) 底部至集電杆高度 15 呎(4.571 米) 軌距 3 呎6 吋 軸距 8 呎6 吋(2.591 米) 1950 年正式開展電車更新計劃,包括新增42 輛(#121 - #162 )及重建119 輛原戰前式電車(#1 - #119 ),車身由太古船塢 製造,部份新增底架亦由太古船塢製造 ;與#120 樣板車身不同的是車身較矮、上層頭尾的車窗外沒有欄杆、頭尾牌箱 較低(#120 為置中)、下層氣窗改為兩個小玻璃窗 、前門與樓梯之間的車窗沒有氣窗等;而於 1950 年代起底部欄柵亦被 金屬取代 。 車身長度 29 呎2 吋(8.889 米) 車身闊度 6 呎6 吋(1.981 米) 底部至集電杆高度 14 呎9.25 吋(4.502 米) 軌距 3 呎6 吋 軸距 8 呎6 吋(2.591 米) 1956 年,#200 工程電車開始服役,車內安裝了一個水箱,用作清洗路軌之用,日間則會用作訓練車,到了 1984 年因應 維修工序改變而退役及被拆毀。 1964 年電車公司製造一部單層拖卡進行試驗,外貌與當時的雙層電車差不多,由 #161 電車拖動,其後於1979 年改裝為 雙層車身,編號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