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庭系統疗法(Family System Therapy) 家庭系統疗法的基本概念 這是以整個家庭系統为治疗对象的療法。 利用被标示為“病者”的症状行为,來观察被擾動了的家庭系統 固有结构、 情感等级和 行为模式。 主要是帮助家庭改善沟通、建立有效的互动方式、降低内部张力、和促进健康家庭應有的功能。 一,针对家庭成员的沟通与互动关系,而 不看重个人(被標示為“病者”)的 问题行为。 二,从家庭系统的角度去解释个人的症状 与成员间的关系。 三,以整个家庭的改变来促使个人的改变。 家庭系統的特徵 一,结构:整個系統 system可分為不同的分系 subsystems 二,功能:多个分系相互依賴、补充、 制约,構 成整個系統的功能 三,界線:在家庭系統中,分系间雖有 界線的劃 分,但在对外方面有完整性 integrity的表 現,而對內有自身平衡self-equilibrium 的 傾向。 四,个性:每個家庭系統都有不同的分化程度 differentiation/polarization 和规则 rules 五,角色:成员在家庭功能中有不同的职责。 家庭系統的本有功能 一,平衡机制 equilibrium mechanism 來保持系统内部的稳定:如过弱,系统會 缺乏秩序、没有安全感;如过强,會缺少 变化、形成问题行为或病态的出現。 二,变化机制 change mechanism 來应付内外干扰:系统需要打破和改变原 有的平衡和秩序,给系统带来活力和适应 能力。 家庭系統療法的觀點 一,家庭系统療法是一种观察性的療法。 二,觀察在家庭系统中的行为交互性interaction、 回彈性resilience、共时性synchronization、 循环性與双 向性cyclical and bi- directional nature等。 三,觀察问题如何成為事实。一是觀察系统中所發生 的问题 what,二是觀察系统如何出了问题 why。 四,注重個人生命故事的描述(三個要素)与如何共 同创造生命 五,直线性 linear 思维与系统性思维同樣重要(可 简单、可复杂) 家庭系統疗法適用於: 一,各种家庭中的精神或心理问題 二,不良的亲子关系 三,青少年成长中的困惑 四,婚姻中的情感冲突 五,家庭周期变化所發生的特殊问题 六,各种突如其來的緊迫事件对家庭的 冲擊 家庭系統治疗的規則 签订治疗协定:取得家庭成员的认可 配備会谈:绘制家谱图、了解来访者的背景和記錄被標示為“病者”的治疗经历。 治疗性的会谈:对家庭各成员作个别访谈,並安排家庭作业和确定回访日期。 长间隔、短疗程:每月一次,一次50分钟 家庭系統疗法的发展過程 五十年代: 诺伯特.威纳 Norbert Wiener(1894-1964) 率先应用cybernetics和“系统”的控制與溝通,提出反馈feedback、互惠reciprocity (如:A作用于B,而B又反作用于A) 、交流偏异exchange bias等等概念 伯温Murray Bowen是家庭系统理论的創始人,視家庭系統為一體情緒單位,致力研究“寄生式”的母子互动关系。他的理論是精神分析(強調自我、代际问题及过去经历)和系统论思想(着眼于此时此地构建着的交互作用)之间的结合。 家庭系統疗法的发展過程 五十年代: 约翰.贝尔 John Bell 开始家庭会谈來治疗患有精神病的儿童 那萨.阿克曼 Nathan Ackerman 出版了《家庭生活的心理动力学》一書 利兹 T. Lidz et al提出了婚姻分裂schism (嚴重的慢性不平衡和不和諧)和婚姻倾斜 skew(雖有相對平衡,但婚姻已被扭曲了)的婚姻互動模式 家庭系統疗法的发展過程 解釋利兹 T. Lidz 提出的兩個情況:? 婚姻分裂—有些父母亲互相疏远,满怀敌意地互相競争,试图从孩子那里夺得孝顺、忠诚、亲近、同情和支持 (marital schism) 婚姻偏斜—在这种家庭中父母中的一方(通常是母亲) 常常显示出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方式來支配家庭,而父母中的另外一方則常显出依赖、软弱、和逆来顺受,并且让孩子视此为正常。這是直线因果思维扭曲了的后果,缺乏了循環因果思維 (marital skew) 六十年代: 控制论cybernetics、反馈 feedback 论、系统 sytemic 论进一步地被運用 精神分析出现了客体关系理论object relations theory 贝特生 Gregory Bateson(加州 Palo Alto 小組)提議双重束缚理论 double-bind theory, 孩子做什麼都不能令父母滿意, 變成不良家庭关系中的代罪羔羊,精神分裂症可能因此而生。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20个文言实词小故事全文翻译.pdf VIP
-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的护理.ppt
- 电声音响工程师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世界500强集团)2024年.docx VIP
- XXX大学学生更换宿舍申请审批表.doc VIP
- 2021常用电力线路阻抗表.docx VIP
- 《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讲义.pdf VIP
- 第3课《公民基本权利》精品说课课件课件-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pptx VIP
-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X线检查技术》课程标准.docx VIP
- 《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复习测试卷附答案.docx
- 《管理基础(第四版)》 课件全套 张云河 第1--6单元 管理学基础概述---控制职能.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