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产品手册---无机化工产品》—主编司徒杰生---化学工摘要.docVIP

《化工产品手册---无机化工产品》—主编司徒杰生---化学工摘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工产品手册---无机化工产品》—主编司徒杰生---化学工摘要

《化工产品手册---无机化工产品》—主编:司徒杰生---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http://WWW。CIP。COM。CN)--1991年1月第3版,2001年1月第3次印刷 第928页 附录一: 室内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气及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J1-62 气体及蒸气 (二氧化硫最高容许浓度20mg/m3)(一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30mg/m3)(二硫化碳最高容许浓度10mg/m3)(甲苯最高容许浓度100mg/m3)(甲醛最高容许浓度5mg/m3)(丙酮最高容许浓度400mg/m3)(光气最高容许浓度0。5mg/m3)(苯最高容许浓度50mg/m3)(苯及其同系物的一硝化合物(硝基苯及硝基甲苯)最高容许浓度5mg/m3)(氟化氢最高容许浓度1mg/m3)(氨最高容许浓度30mg/m3)(氧化氮(换算成N2O5)最高容许浓度5mg/m3)(酚最高容许浓度5mg/m3)(硫化氢最高容许浓度10mg/m3)(硫酸及三氧化硫最高容许浓度2mg/m3)(氯最高容许浓度2mg/m3)(氯化氢及盐酸最高容许浓度15mg/m3)(二氯乙烷最高容许浓度50mg/m3)(三氯乙烷最高容许浓度50mg/m3)(四氯化碳最高容许浓度50mg/m3)(氯乙烯最高容许浓度50mg/m3)(甲醇最高容许浓度50mg/m3)(乙醇最高容许浓度1500mg/m3)(醋酸乙酯最高容许浓度200mg/m3)(苯最高容许浓度50mg/m3) 二、粉尘及其它气溶胶 {本数据引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446页} 本文获2007年度浙江省丽水市教研论文评比一等奖,2007年度浙江省教研论文评比一等奖,发表于2008年第4期《化学教育》上。 剖析师生对绿色化学的认知偏差 杨广斌1 贺宏2 (1.浙江丽水中学 323000;2.浙江丽水第二高级中学 323000) 摘要 在绿色化学思想逐渐普及的同时,发现许多学生和教师对“绿色化学”和“绿色化学实验”的认知存在偏差。学生错误地认为“绿色化学”就是任何时候都禁止排放任何废物的化学;教师错误地认为:实施绿色化学实验教学时,不能向教室或实验室泄漏一丁点废气,致使学生的嗅觉等感官体验被剥夺,造成他们对事物的感知不完整。 关键词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实验 认知偏差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化学会首次提出“绿色化学”概念,短短十几年后,绿色化学思想便风靡整个基础教育界:渗透绿色化学思想的新一代化学教科书出版了,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实验改进层出不穷,教师与学生绿色化学意识显著提高了。但在绿色化学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时,也应该冷静地看到,很多教师和学生对绿色化学的认知仍存在着偏差,值得关注。 1 学生的曲解:绿色化学就是任何时候都禁止排放任何废物的化学 2006年11月,笔者在高三学生中做了一个问卷调查,问题是: 用热的浓盐酸清洗做过KMnO4分解实验的试管。 A 对;B 不对;C 不知道。 选A的原因: ;选B的原因: 。 1.1 数据处理 发放48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份。 选项 A B C 人数 10 30 8 百分比/% 20.8 62.5 16.7 选B的原因 有19位学生(占总数的39.6%)认为:会生成Cl2污染环境。 1.2 结果分析 第一,占39.6%的学生能想到“Cl2污染环境”,说明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绿色化学思想已经相当普及,这是可喜的,是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成功体现。 第二,至少有39.6%的学生对“绿色化学”的认知存在偏差,他们简单地把“绿色化学”等同于“不允许任何废物排放的化学”,其实并非如此。“绿色化学可以诠释为环境友好化学,它的核心内涵是在反应过程和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使用和产生有害物质”[1]。“绿色化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一种战略方针、一种指导思想、一种研究政策”[2]。很明显绿色化学要求负作用尽可能小它是一种理念,是人们应该倾力追求的目标 图6-8 浓硫酸与铜的反应 2006年苏教版高一《化学1》:“将一小块铜片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2mL浓硫酸,用如图4-6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5] 图4-6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 3种版本教科书“铜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实验装置的比较: 1995年人教版 2000年人教版 2006年苏教版 实验装置是敞开的还是封闭的 敞开 半封闭 封闭 浓硫酸的用量 少量 3mL 2mL 有无尾气处理 无 有 有 笔者曾经执教过这3种版本的教科书,“铜与浓硫酸混合加热”演示实验的教学情景仍记忆犹新,下面作一个对比。 1995年人教版 2000年人教版 2006年苏教版 教学时间 1

文档评论(0)

aa1509082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