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讲述民族团结故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布达拉宫-讲述民族团结故事

布达拉宫:讲述民族团结故事   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吟诵着气势恢弘的乐章,细数着雪域高原上―个个文化灿烂、民风古朴的民族变迁。 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印证着各个民族兄弟姐妹般的深情厚谊,讲述着“世界屋脊”上无数美丽动人的民族团结故事。 西藏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集区,在全区28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2%以上。除藏族外,还有汉、蒙、回、门巴、珞巴等民族以及?\人、夏尔巴人。目前,在西藏工作、经商的人员中,来自40多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和衷共济、休戚与共,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时代新篇章。 早在公元641年,唐朝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藏汉双方通过王室问的联姻、会盟,同心协力发展吐蕃的经济文化,唐蕃双方友好往来更为密切,经济和文化艺术的交流更为频繁。这一段藏汉王室间联姻、会盟的民族团结史诗从此流芳千古。 在拉萨大昭寺广场,见证藏汉民族世代团结友好的“唐蕃会盟碑”如今依然静静地肃立着。这座已历经1000多年沧桑的古碑,与“民族团结宝鼎”一起,见证了千百年来西藏民族团结的一段段佳话,见证了西藏各项事业在祖国怀抱中茁壮成长的伟大历程。 千百年来,在雪域高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各民族兄弟姐妹正如唐蕃会盟的历史,用真心、用真情传唱着一个个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共同铸就了一个温暖、和谐的民族大家庭。 在阿里地区札达县,至今还流传着该县数百名干部职工营救7名汉族打工农民的故事。 2002年12月底,札达普降大雪,交通被阻断,7名汉族打工农民被大雪围困。当地群众自发加入到搜寻队伍中,营救人员中。既有年过半百的藏族同胞,也有刚参加工作的回族、蒙古族青年。在茫茫雪海中,他们焦急地寻找了4天4夜,终于在海拔5000米的高山上,救出了被困的7名汉族兄弟。皑皑白雪刺伤了很多营救队员的眼睛,他们说,为了汉族兄弟的生命,为了民族团结,眼睛受点伤又算得了什么! 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藏北那曲县,高寒缺氧,连拉萨人到那里都会有高原反应。但是汉族女干部张娅娜在那里一待就是30年。担任那曲县副县长期间,她每次下乡,都会买些茶叶、酥油和太阳能光电板等物品送到最困难的家庭。当遇到特别贫困的家庭时,她总是把身上的钱全部拿出来送给他们。 在西藏这片热土上,多年来,许许多多汉族干部为西藏的建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甚至宝贵的生命,涌现出了一大批像孔繁森、陈金水、李素芝和祁爱群等英雄模范人物一样的好干部。 汉族干部把西藏当成他们的第二故乡,一心一意为西藏的建设事业和群众生活着想,而当地干部和群众也把他们当成“亲兄弟”,处处关心他们、体贴他们。 已经回到内地工作的援藏干部王秀成曾任阿里地区札达县委副书记、政法委第一书记。他记得,当时每次下乡,当地百姓都会自发地举着洁白的哈达在路口迎接,有的送来羊肉、糌粑,有的送来青稞酒、酥油茶,热情地款待他们。王秀成说:“离家的乡愁、高原反应的不适,都被藏族同胞火一样的热情驱散,留下的是汉藏民族的真挚情谊。” “相亲相爱,犹如茶与盐巴”,藏族同胞常挂在嘴边的谚语,成了西藏各族人民水乳交融的最好写照。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