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加强科技投入,加大人才储备力度 美国银行拓展表外业务是以其雄厚的人才队伍和先进的技术设施为后盾的。银行每年招募普通职员的67%以及管理人员的80%来自大学,银行75%的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同时银行投入巨资,开发先进的电子通信技术,建设计算机网络,更新管理手段和业务处理方式。我国银行与美国银行相比在人才和技术方面存在很大差距,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必须多渠道引进各方面的高级人才,多种方式培训在职员工,造就和储备一批适应新型业务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形成商业银行的人才优势,从而促进业务发展。另一方面要注意科技开发,加快计算机网络建设,加强表外业务的理论研究,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不断设计开发和推广金融新产品,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服务功能,尽快实现银行通信、服务和管理现代化。 四)积极开拓表外业务新品种 (我国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对一些表外业务进行大胆尝试,如贷款承诺、备用信用证和贷款出售。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完全可以选择业务关系稳定、资信良好的企业推行各种形式的贷款承诺。同时,备用信用证的使用也可超越当前涉及的国际贸易领域,大力推广至国内客户。此外,利用贷款出售来扩大对非国有经济的融资也不失为一种大胆的思路。目前非国有经济发展迅速,如果能够出售针对非国有经济的贷款,既可便利非国有经济主体,又可以使银行不占用对国有企业的贷款指标,而同时得到一定收入,从而使各方均得利益。 五)加强表外业务的市场营销 银行市场营销是融市场分析、金融新产品开发、销售促进和研究售后顾客反映等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管理活动,它是在分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出满足顾客需求的金融商品和服务,并通过各种方式将它们送达顾客手中。我国银行要广泛开展表外业务,必须加强市场营销管理。一方面不断向社会推出新的服务种类,拓宽业务范围;另一方面为各种新的服务寻找市场,满足客户需求,不断扩大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规模。银行应通过市场营销管理,发展表外业务,在顾客需求的满足中获取银行利润。 五 国内外表外业务分析比较 一. 发展表外业务所处的经济背景 1.经营模式 2..利率市场化程度 中国利率市场化正在改革中,还没完全实现利率的市场化。 3.金融监管的不同 (1)美国的“功能监管”模式? 1999年,美国政府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取消了对混业经营的禁?令。但是,美国金融监管当局拒绝了英国?的“统一监管"模式,选择了“功能监管’’方?法,即对于拥有银行、证券和保险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由银行监管机构、证券?监管机构和保险监管机构分别?对其相应的业务或功能进行监管,包括制?定各自的监管规章、进行现场和非现场检?查、行使各自的裁决权等;同时,由美联?储担任“牵头监管者",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总体监管。 (2)中国的监管结构中仍存在许多的问题 1.机构设置重复。 2.各监管机构的职能和目的可能存在冲突。 3.易产生监管重复和监管真空。 4.规模不经济 二. 具体业务的不同 1.业务规模与收入水平的比较 在世界金融史上银行表外业务已有 160 多年的历 史 ,近 2 0、30 年来的发展更加迅速 ,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支柱之一 。当代西 方商 业银 行业务经营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表外业务的迅速扩张 ,198 3 —198 6 年 ,美 国银行业的表外业务量 从9 120亿美元增长到121 880 亿美元 ,从 占银 行所 有资产78%上升到142.9 %;从 日本 的情况 来看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量在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每 40%左右的速度递增 。 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规模不 断扩大,向客户提供几乎是有求必应的服务,西方商业银行正成为包罗万象的“ 金融超级市场 ”。 而我 国商 业银 行 表 外业 务 发 展 相对 缓 慢 ,表 外业务总 量 1994 —1998 年 为 6. 7% ~ 9. 6 %,1999 年 为7.3% ,2000 —2005 年为 8 .5% ~11.7 %。 中 国人民银行最新调查结果见图 1:《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前景研究》(陈尧,陈可,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 400716) 2.经营范围和经营品种 从量上看,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处于缓慢而谨慎的阶段,这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不相适应。近年来,国际上大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普遍超过 50 %,有的银行甚至达到 80 %,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传统的利差收入,非利息收入占比最高的银行不到30%,还有相当多的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在一位数徘徊 。 4.经营观念 美国的服务是以客户为中心,生产客户需 要的产品。 中国银行现在的服务理念是以“产品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它认为只要设计出产品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