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七上历史第三单元《不同区域的生活》.doc

七上历史第三单元《不同区域的生活》.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上历史第三单元《不同区域的生活》

优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yc0001 年 级: 七年级 课 时 数:3 学员姓名:颜博强 辅导科目:社政 学科教师:洪梓郡 授课类型 T七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复习 授课时间 2016.2.18 10:—12:10 教学内容 一、同步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家住平原 1、湄公河平原位于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上,地处热带,这里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土壤肥沃,水稻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 2、湄公河平原人口稠密,发展稻作农业,这一方面可以满足稻作农业精耕细作对劳动力的要求,另一方面高产的水稻也能够满足众多人口的生活需要。 3、湄公河平原上的高脚屋,以木、竹为主要建材,用水桩支撑,悬空架设,这样设计有利于通风防潮,存放食物。 4、湄公河平原人们的饮食以大米为主。“御耕节”是柬埔寨的传统节日,水上木偶戏是越南民间的表演艺术。 5、美国地处北美洲,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这里土地辽阔,地势低平,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是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 6、美国的工业化程度高,交通便利,因此美国的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 7、美国中部平原与湄公河平原的对比 差异 湄公河平原 美国中部平原 地理位置 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 北美洲的美国中部大平原 气候特点 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 地处中纬度地区,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气候温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流经河流 湄公河(水网密布) 密西西比河、五大湖泊(水源比较充足) 农作物 水稻(水田农业) 小麦、大豆、玉米(旱作农业) 生产方式 人工劳作,精耕细作 机械化耕作 人口密度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口稀少(劳动人手不多) 生活方式 农业生产特点 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属于商品性农业 文化生活特色 高脚屋(“干栏式”民居);精神生活: 崇尚神灵、团结互助、 人们居住得比较分散;人们生活水平较高 农业生产的优势 土壤深厚、肥沃,高温多雨,水网密布 土地面积很广,地势平坦 农业生产的劣势 平原地块较小,易发生旱涝灾害 劳动力不足 如何把劣势转化为优势 修筑水渠,兴修水利,便利灌溉和排涝,共同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威胁 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发展商品性农业 与山为邻 8、安第斯山脉从北到南纵贯南美洲大陆,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 世界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 9、生活在安第斯山区的秘鲁印第安人利用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上山下不同的生产生活景点,在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在山区的高海拔处,气候寒冷,人们以放牧驯养羊驼和骆马为生。 10、说一说印第安人的衣、食、住、行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何? 穿的是以羊驼毛皮制成的衣服和皮革,吃的是玉米、马路上、小麦,住的是低矮房屋,利用驼马作为运输工具。11、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阿尔卑斯山区的瑞士是个山地之国,瑞士人有“大山之子”之称。 12、阿尔卑斯山脉的高山峡谷、险峰深涧是由于和的作用形成的? 13、阿尔卑斯山脉跨越的国家 ?法国、意大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 阿尔卑斯山区是欧洲多条河流的发源地,主要有?河、河和波河。 以山地为主,湖泊众多,河谷面积狭小,地势起伏大。 16、瑞士山区面积广大,耕地资源少,矿产资源奇缺,缺乏发展工农业的自然资源;但优美奇特的自然景观,古老的城镇和淳朴的乡村生活,完善的基础设施,让旅游成为瑞士的支柱产业。 17、你知道瑞士有哪三大知名产业? 傍水而居 18、日本位于亚洲东部(东亚),是一个地域狭小,人口众多的岛国。 19、日本主要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和四国四个部分组成。 20、日本渔业发达的原因有: (1)日本四周沿海、位于著名的北太平洋渔场; (2)沿海分布众多渔港; (3)北海道附近暖寒流交汇,鱼类饵料丰富,鱼群集中,是世界知名渔场。 (4)先进的纺织工业和电子工业为渔业提供了优质渔网和电子设备 (5)造船业发达。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造船业的发展和捕鱼装置与技术的进步,远洋捕捞迅速发展起来。 22、影响日本渔业捕捞的因素: (1)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重视,使日本捕鱼的范围大大缩小; (2)日本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 (3)填海造陆和经济发展破坏了鱼类生长和繁殖的场所; (4)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污染了沿海的水质. 23、针对上述因素,日本政府对保护海洋渔业资源采取了哪些措施? (1)实施海洋渔业资源管理法,设定禁渔期; (2)制定海洋环保法规,严禁废水的排放; (3)大力发展人工养殖,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