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的融合.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的融合.doc

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的融合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与历史,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与繁荣。文化是民族的载体,是社会的缩影。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独特性的标志。小学阶段的启蒙教育,直接影响学生品质的形成。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无时无刻熏陶着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做一个真正的“文化有情人”。加强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塑造民族精神,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如何把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当中,让学生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优秀文化,让优秀文化在现代社会得到升华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尤其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传统文化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人文教育的紧密结合   古人云:“文以载道。”所以,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让学生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就可以使之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其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而强大的功能,要与学生的价值取向同优化,追求人文素养的精度和深度。   二、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   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并将一直熠熠生辉、流芳百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语文课堂教师备课前就应该考虑的。我们要通过语文这个教学载体把传统文化典籍中的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地传承下来。   三、将语文教学过程变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渠道、主桥梁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志。因此,文化的精华应该渗透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我们要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的甜味与魅力。具体可以做以下尝试:   (1)诵读积累。用诵读的方式学习和积累传统文化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它需要广大语文教师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诵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博闻强识、增强记忆力的过程;也是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   (2)在课前预习时渗透传统文化,唤醒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发展,爱上语文,并对国家产生一种自豪感。   (3)开展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如举办古诗词背诵比赛,师生共同搜集非物质文化材料,到一些文物保护单位参观学习,等等,集中体现语文与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弘扬传统文化,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4)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一种科学与审美的校?@中,自觉领略传统文化风采,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各种各样的传播手段和宣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接受有形传统文化教育的情感熏陶。   培养学生做一个有正直道行、崇尚气节的中国人。《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培养学生做一个具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中国人;做一个博爱的人。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从对父母、亲人的爱发展到对众人、朋友、全人类的爱,从爱老人、小孩、朋友到爱国、爱世界,真正地领悟到孔孟“仁爱、博爱”的思想境界,从身边的人爱起,让学生做一个博爱的人,让其学会对一切人、事物都平等博爱,善待天地万物。教师应教导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让学生学会感恩,要让他们懂得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以及感念身边的朋友对自己的帮助和训导之恩,甚至学会感恩批评过自己的陌生人。   四、结语   总之,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其自觉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精华,让语文课堂成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化成果”的平台,成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质平台。   (作者单位: 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逸夫小学)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