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五章演出市场管理类法律法规.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演出市场管理类法律法规 第一节 演出市场管理 一、演出市场法规概述 演出市场是指由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业余艺术表演团体、个体艺人及时装表演团体从事表演活动而形成的场所。演出包括舞蹈、音乐、戏剧、戏曲、曲艺、杂技、马戏等。 1951.5.5《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不良内容进行修改 1961.9.20《关于加强戏曲、曲艺传统剧目的挖掘工作的通知》——抢救濒临失传的剧目 1980.7.14《文化部关于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意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民间文艺活动” 1981.11.7《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巡回演出工作管理条例》 1991.2.2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关于加强演出市场管理报告的通知》——加强管理 1993.2.6《营业性时装表演管理暂行规定》——对营业性活动进行规范 1997.10.1《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全面的关于营业性演出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1998.3.5《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降低门槛,使市场更加活跃 2003.10《关于建立营业性演出项目审批信息互联网发布制度的通知》——降低风险 2005.7.27新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行政审批减少,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2009.8.5(10.1实施)《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施行细则》——规范经营行为,打击违法活动 二、营业性演出 1.概念 《细遇》第二条 :《条例》所称营业性演出是指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下列方式为公众举办的现场文艺表演活动: (一)售票或者接受赞助的; (二)支付演出单位或者个人报酬的; (三)以演出为媒介进行广告宣传或者产品促销的 (四)以其他营利方式组织演出的。 2.主管机关 文化部:全国 县级以上:本区域 三、营业性演出经营主体的设立 1.设立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出经纪机构的基本条件 (《条例》第六条) 设立文艺表演团体,应当有与其演出业务相适应的专职演员和器材设备。 设立演出经纪机构,应当有3名以上专职演出经纪人员和与其业务相适应的资金。 2.设立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出经纪机构的申请与审批 表演团体: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 经纪机构:省文化厅 3.设立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的申请与审批 工商-注册、执照、审批 4.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出经纪机构的变更 5.个体演员和个体演出经纪人的登记 6.外资进入 四、营业性演出规范 1.营业性组台演出 营业性组台演出是指除文艺表演团体的独立演出或联合演出之外临时组合的营业性演出。应由演出经纪机构承办 《文化部关于加强组台演出管理的通知》,凡经营性的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邀请演员参加庆典、宣传本单位或其产品等演出活动,一律按组台演出报文化行政部门审批,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2.演出经纪机构和个体演出经纪人的业务范围 机构:居间、代理、行纪活动 个体:居间、代理 3.申请: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 所谓居间,是指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一种制度。居间人是为委托人与第三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报告信息机会或提供媒介联系的中间人。 居间人不得代委托人为法律行为,而代理人则代被代理人为法律行为。另外,居间通常为有偿性质的行为,而代理则还包含有无偿代理。 行纪是指经纪机构受委托人的委托,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方进行交易,并承担规定的法律责任的商业行为。 4.外国人、港澳台 1)条件:除演出经纪机构外,不得举办 自行举办,可邀请外国团体个人 2)申请:非歌舞娱乐场所-文化部 歌舞娱乐场所-省文化厅 台湾-文化部会同国务院 3)材料:演出名称、演出举办单位、演员、演 出时间、地点、场次、节目及视听材料 5.安全保障 1)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的安全保障(建筑、设施、消防、照明、出口) 2)公共场所(保卫、灭火、应急、观众数量、危险物质 6.冠名和演出广告(《条例》25条) 演出举办单位不得以政府或政府部门的名义举办营业性演出。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全国”、“国际”等字样 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合法,不得误导、欺骗公众,不得以不实的言词、模糊的语言或子虚乌有的内容发布演出广告,混淆观众视听,误导观众消费心理。 案例  2006年5月,上海多家报纸以整版的篇幅连续多日刊登了“5月27日《同一首歌》走进家得利大型演唱会”的宣传广告。5月21日,《同一首歌》方面向媒体表示:所谓的“《同一首歌》走进家得利大型演唱会”与《同一首歌》剧组完全没有任何关系,这场音乐会纯粹是“李鬼”。 此时距演唱会开始已不到一个星期,《同一首歌》栏目组全权代表钟思潜于23日紧急飞来上海与演唱会承办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