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谷生态第一村挂甲峪纪事
平谷生态第一村挂甲峪纪事
初冬时节,笔者到京郊平谷大华山镇挂甲峪村采访。这里三面环山,整个村庄宛如一把散落在绿色巨碗中的明珠,显得恬静、淡然,又不乏灵秀。
村党支部书记张朝起介绍说,挂甲峪是个拥有146户、460口人的小山村。这里虽然有当年杨六郎得胜回朝在此“挂甲歇兵”的传说,但二十年前的挂甲峪村却是一个荒坡秃岭、缺水少粮,出行全靠泥泞土路的穷乡僻壤,是全区有名的贫困村。从山里到山外,全村没有一条通畅的道路,毛驴成为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羊肠路、荒山头,挂甲峪吃水贵如油”、“荒山野岭鸟不栖,有女不嫁挂甲峪”,这就是当时挂甲峪村的真实写照。
从1997年开始,挂甲峪村抓住市委、市政府出台山区综合开发水利富民政策的机遇,按照“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顶、坡、沟立体开发,高标准规划设计,一步成型到位”的原则,走山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致富之路。按照“十上山”即“道路修上山、水利引上山、果树栽上山、畜牧养上山、科技跟上山、电信网络布上山、新能源项目建上山、游客游上山、有机果品改上山、生态民居建上山”和“山山路相通、山山水相连、山上果飘香、山下湖鱼欢,五业大发展,产值超亿元,山村变成小江南”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村党支部书记张朝起带领乡亲们发扬新一代“愚公精神”,艰苦创业,奋力拼搏,向荒山、荒地要土地、要效益,办扎根企业,建绿色银行,仅10年时间就让挂甲峪山山水水变了模样,成为京郊著名的生态文明村和“平谷生态第一村”。
在全村拥有两条龙脉的万亩山场上,修起了长达35公里的水泥环山路和北京山区第一条村级公路,全村每座山峰都有水泥路直达山顶,像一条蜿蜒的彩带飘落山间,吸引着越来越多山外的人走进深山,体验农家田园生活,游客或乘车、或徒步,一路都是风景。
依托山势,挂甲峪村修建了集雨池、水窖等设施,形成了相互连接的水利网络,建成了“五瀑、十潭、两湖”景观,湖水既可以进行农田灌溉,满足果树生长用水的需要,又可以搞水产养殖,供游人观光垂钓,做到了“零水整用、闲水忙用、高水低用、恶水(洪水)善用”,让每一滴水都变成循环水、生态水、富民水,通过水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实现了大气水和地下水的良性循环,被国家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十百千示范工程”。
有了路,有了水,也就有了山上硕果累累的果树和络绎不绝的游客。挂甲峪的旅游火了。山上满目青翠,山下田园似锦,全村1200亩有机果园种植着我国北方20多种果树共15万余株;建在半山腰果林间的民俗大戏台、民俗大饭厅、旋转式大酒店和一间间生态小木屋,犹如山野间透着浓浓乡土气息的一道道风景,它们与周围的景色相得益彰,成了吸引城里人的金字招牌。2007年,全村接待游客达到了5万多人,年旅游收入突破250万元。
同时,挂甲峪村综合利用再生有机能源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全村长达15公里的环村路共安装风能照明灯和太阳能照明灯350多盏,一年节约开支15万元;在果园安装的光能频振式杀虫灯有效减少了农药使用量,为生产生态型无公害果品提供了保障。现在的挂甲峪,农户取暖不用煤,做饭用(生物)质气,点灯取暖用太阳(能),户年均节约开支6000元以上,成为平谷山区无烟村。在“2006年北京节能环保高层论坛――可再生能源利用与新农村建设”会上,村党支部书记张朝起作为京郊唯一特邀代表以《发挥山区优势,实现能源综合利用》为题作了发言,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作为北京市第一批旧村改造的13个试点村之一,2005年,挂甲峪村启动了“新村建设工程”,把生态民居建上了山。新民居全部采用太阳能地下采暖,从根本上改变全村百姓传统的居住生活方式。目前,该村新民居别墅工程一期已完工,71户搬入新居,二期70栋新民居正在建设之中。
昔日封闭贫困的小山村,如今走上了一条生态富民之路,变成了现代、文明、富足的社会主义特色新农村。2007年,挂甲峪村预计人均纯收入15000元,比2006年增长30%,比10年前的1996年增长了21倍。20年前,村集体负债10多万元,2007年,村集体总资产达到了1.5亿元。
在党的十七大精神鼓舞下,村党支部最近又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力争2008年把挂甲峪村建成名符其实的“京东绿色环保的季节小江南”和山区特色小康新农村,做到“山山环绕致富路,坡坡栽满摇钱树,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农民住上生态小别墅,做到潭潭有鱼,湖湖有水,五业促发展(即:工业公司、旅游公司、农林公司、物业管理公司、果品深加工公司)”,实现人均收入双万元。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pptx
- 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康复指南.pptx VIP
- 2023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docx
- 第12章 机械效率 难题练习 2021年初中物理培优(重点高中自主招生 竞赛).docx VIP
- 中医内科学肥胖.pptx
- 整形外科诊疗指南.docx
- 提高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完成率PDCA案例.pptx VIP
- 2025年秋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docx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pptx VIP
- 2025年新版《GAMP5(良好自动化生产实践规范)指南》中英对照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