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沟村改革发展三步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樱桃沟村改革发展三步曲

樱桃沟村改革发展三步曲 北京市门头沟区樱桃沟村,一个曾经人均收入不足300元、门头沟地区最贫困的小山村,仅十六年时间,这里的所有居民都住进了二三百平米的别墅,人均纯收入1.6万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追寻樱桃沟村的改革发展足迹,我们可以探究农村由贫穷走向富裕的启示。 这是一个只有9平方公里、96户居民、222人的小山村,就是这样一个小山村,却创造了年经济总收入1275万元、人均纯收入1.6万元、人年均分红1万元的奇迹。 第一步:改革分配体制,确定产业发展方向 “村中经济挺困难,手里缺少零花钱,存款的户没几家,顶多也就几千元,穿得衣服打补钉,被褥旧了没钱换,英俊大方的小伙子,想娶媳妇也着难,谁家的姑娘来山沟,哪个姑娘嫁穷汉。”这是1992年之前曾经在樱桃沟村村民中广为流传的顺口溜,足见当时樱桃沟村的贫困程度。 “当时的樱桃沟村可以用五无来形容。无人,全村98%的青壮劳力外出打工维持生计,留在村内的全部是老弱病残;无钱,人均收入不足300元,集体经济连续多年负增长;无产,既无企业也无矿产资源,没有任何产业支撑;无方向,对经济发展没有任何规划、设计;无路,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全部为土路。”这让1992年接任樱桃沟村党支部书记的退伍军人李全军至今记忆犹新。 1992年,24岁的李全军以“要修通进村的道路、让孩子能接受教育、让老人能老有所养”的三个承诺接任樱桃沟村党支部书记。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是村集体负债17.6万元,账面现金只有33.53元,拖欠农民工资达3.4万元的一个烂摊子。 农村工作比李全军想象的还要难,山区农村由于资源配置较差,基础又非常薄弱,工作的开展异常艰难。要想兑现三个承诺,李全军认为,必须找到适合山区农村发展的产业,还需要对当时的村民收入分配体制进行改革。 李全军指出,1992年之前,村民的收入分配主要采取工分制,即每年农民出多少工,年底评工分,按工分的积累再折合成现金发给农民。但当时村里没有产业,仅有的180亩耕地也非常贫瘠,一年下来,农民根本没什么工可出,另外这种“大锅饭”式的分配体制,农民干多干少一个样,根本没有工作的积极性。 1993年,樱桃沟村彻底告别了实行多年的工分制,改为日工资2元的工资制。李全军认为,打破这种分配体制,再找到适合樱桃沟村发展的产业,让农民有事做、有钱挣,才能调动起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李全军拿出自己的4000多元转业费,又以个人名义向亲戚战友先后借来9万多元,投入到村里的柏油路、水利设施改造等建设中。他组织党支部成员去国内其他省市先进农村参观学习,吸取经验,利用本地区的自身优势,以发展优质果品生产为主,确定了樱桃种植的产业发展方向。 樱桃沟村有300多年种植樱桃的历史,村名也由此而来。由于1992年之前樱桃的品种单一、不易储存等因素,樱桃种植在村里已经非常罕见。为恢复这一历史,1993年春樱桃沟村从山东烟台引进多个欧洲大樱桃品种进行试验性栽植,通过科学论证表明,樱桃沟村的水质、土质、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大樱桃的生长。 第二步:改革经营方式,拓宽产业发展空间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樱桃沟的村民为此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功夫不负有心人,1997年,大樱桃终于开花结果了。 大樱桃结果了,但如何将成果转化为财富,使老百姓很快脱贫致富成为了新的问题。是延续传统的提篮叫卖还是另辟蹊径销售大樱桃是村党支部思考的重点。李全军决定将大樱桃的销售和观光采摘相结合,走出一条观光农业的发展道路。1999年,樱桃沟村举办了第一次樱桃采摘节,当时大樱桃的采摘价格是50元/斤,社会反响强烈,并使观光农业这一概念得以推广。 1999年5月28日,樱桃沟村发展史上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第一届樱桃采摘节开幕,这一天樱桃沟村迎来了两位尊贵的特殊客人。据李全军介绍,第一位特殊客人是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的农业记者刘成,他的特殊是因为这是樱桃沟村迎来的第一个媒体记者,也是第一个指出樱桃沟是全国第一家把农业和旅游融合在一起发展的村子;第二位特殊客人是当时北京主管农业的副市长岳福洪,岳副市长对樱桃沟村的观光农业发展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在市里的各种场合宣传樱桃沟村的发展模式,岳副市长也因此成了樱桃沟村的第一个宣传员。 媒体和领导的肯定,更加坚定了樱桃沟村发展观光农业的方向。经过十几年的精心培育和管理,樱桃种植面积由最初的20亩发展到现在的1000亩,大樱桃品种已发展到60多个。至2008年,樱桃沟村已成功举办了八届樱桃采摘节,年接待游客上万人,年创造经济收入近700多万元。 第三步:股份制改革,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 依托大樱桃种植,樱桃沟村的集体财富也在快速积累。村委会这一最基层的政权如何在农村的科学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20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