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封建社会的县域治理
中国封建社会的县域治理在中国古代社会,改朝换代,分分合合的事情经常发生,行政管理体制亦随之出现过诸多变化,但县一级的行政区划与经济单元等建制一直相对比较稳定。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先生曾经做过专门的考证,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全面推广县制以来,历朝历代所设置的县数均在1000个以上XX年就曾经有1587个县,至清嘉庆二十年时还是1549个县,数量上几乎没有增减。延续数百年至上千年的县比比皆是,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县不在少数,其中一些县从秦朝至今从未改名,甚至连治所也没有迁移过。由此可见,县一级行政区划与管理体制在中国长达XX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处于基本稳定的状态
为什么会出现“县域”及其管理的体制,而且历经XX年的各种社会变迁竟然比较稳定地保持下来?我在下面县市区搞调研时发现,很多人特别是在县域第一线工作的领导人,为现实存在的一些矛盾问题所困扰,希望能够对县治的历史知识有所了解,并从其演化过程中得到某些启迪
秦始皇“废封建、兴郡县”
从现有的资料看来,夏、商、周三朝对地方行政管理普遍采取的办法是“分封”。所谓“分封”,就是将“天下”的全部版土分成若干个小块,按照血缘和宗法的远近,通过“封邦建国”或“分土封侯”的形式,交给自己宗子宗孙、亲戚和功臣去管理。《墨子》一书记载:“古者天子之始封诸侯也万有余”。《吕氏春秋“服国八百余”,春秋之初,诸侯国只剩下170个了。如同奖赏有轻有重一样,分封也是有等级的。一般情况下,君王的嫡亲子孙所受封的土地面积与人口数量当然要大要多一些,谓之“国”。外戚次之,谓之“都”。功臣者最小,谓之“邑”。如果非要简单地从所分封区域范围的大小来进行类比的话,那么,“国”一级相当于现在的省;“都”一级相当于现在的市州;“邑”一级则相当于现在的县。但是,国、都、邑虽有大小之分,而且他们之间很少有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不像我们现在省管市州,市州管县这样有序的三级行政管理层次,那时候的国、都、邑是相互平行、相互独立的行政区划。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当年大大小小数不清的诸侯国,经过血与火的残酷洗礼,大部分被鲸吞灭亡,最后只剩下楚、齐、燕、秦、魏、赵、韩几个大国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对采取何种行政管理体制,曾经在群臣中展开过一次大讨论。丞相王绾提出要继续沿用周朝传统的分封制度,廷尉李斯在朝堂上高呼此论误国“不可为也”!他对秦始皇说:周王朝为什么会崩溃亡国,祸根就在于传统的分封制度。诸侯国的诸侯们都是血肉相连的宗族子弟,然而,为了土地与人口等财富的占有,相互攻打视为仇敌。周天子既无经济实力卡住诸侯的“脖子”,又无军事实力抑止诸侯的“手脚”,最后只有听之任之。如果您不改革旧的行政管理体制,还继续搞分封的话,今后的天下肯定是难以太平的。秦始皇十分赞赏,认为“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又复立国,是树兵也”,“分封”制度必须改革
于是,朝廷在人、财、物等重要方面对地方保持高度集权的前提下,“废封建、兴郡县”。“县”便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生产物,逐步地浮出历史的水面
封建社会县级政府的管理功能
新兴的县制与传统的分封制相比较,最大的不同之处有三点:一是所有权清晰。无论大县、小县,穷县、富县,还是京郊的县和边远地区的县,均是由朝廷直接掌控的地方行政区划,区划内一切社会公共财产,直接归朝廷所有或者说是归皇帝所有。体现这种所有权的主要形式,一般是由各县按照本地方人口、田亩等要素上缴朝廷税赋;二是人事权明确。作为一县之长的县尹、县令、县守、知县(历史上县官的名称或叫法很多)等县级地方行政“一把手”的职务,均由朝廷调派甚至由皇帝亲自任命,既不得私相授受,一般也不得世袭,并随时根据情况需要予以撤换。三是行政职权齐整。县一级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人员的编制和俸禄待遇、各种重要的规章制度、甚至包括具体行政执法的行为准则,一般都由中央政府即朝廷统一规定,地方必须坚决执行,即使出现特殊情况,也要报经皇帝批准,县官无权更改朝廷规定的各项制度
县制的创想,在后来的实践中不断地得以发挥、扩展和完善。当时,县的建设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五种:一是把被武力消灭了的诸侯国变成建制县;二是通过相对和平的外交手段把从邻国割让得来的领土改成建制县;三是把一些大官僚、大贵族所占有的土地和人口连片划分成建制县;四是把原来自己所分封的那些版土面积和人口规模比较小的“都”、“邑”合并成新的建制县;五是随着大片荒芜土地的不断拓垦,人丁的逐步繁盛,国家便直接将这些新的开发区设置成新县
古代设定一个县的区域范围大概有三大基本原则:一是县级政府能够及时了解和处理本县域内每天所发生的社会事务;二是必须考虑山川地势特别是水系等自然地理因素和居民的语言体系与文化生活习俗;三是根据人口户数的多少和经济水平的高低。如果县域的版土面积太大,户数人口也太多,社会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