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像鸡枞一样到处冒出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他们像鸡枞一样到处冒出来

他们像鸡枞一样到处冒出来云南是个适合艺术家流浪的地方,无论是被动的放逐,还是自觉的出走。无论出,还是入 云南边僻,自古以来就被中心视为边荒。罪犯发配、官员贬谪、族群迁徙、失意者出走、探险家撒野,都往这边走 直到现在,很多老云南人都会说自己的祖上是充军流放来的,而且差不多都来自南京,甚至可以具体到诸如槐树湾的某条街巷。所以云南人骨子里又总有一种“出云南”的冲动,而且多半和“京城”相联系,不管它是南京北京,东京西京 云南的水土养眼 很多人来了才发现来对了。生态移民或被追杀的族群在这里找到世外桃源,失意的文人流官在这里进入新的“意”境。古人的故事不在这里讲,就说我们亲历的。记得当时我们被下放到少数民族地方当知青,一身灰蓝,灰头土脸,政治移民一移就移到极边之地。来到中缅边境,豁然看到傣女紧身背心筒裙身材窈窕,尼姑娘露脐露腿超短衣裙,那种视觉震动导致的情感骚动和思想颠覆,可能很多人都有体会。在全国山河一片红的大一统中,这里却多杂色。我们无意间得到了一种前艺术的和前人类学的再教育,看到了世界本来的多样性。回城后,自由化的“画窝子”到处开花。彼此之间窜来窜去,内部流动频繁。每当政治运动轰轰烈烈的时候,画画的便从城里出溜,到西双版纳、圭山、大理、中甸之类的地方“写生”去了 艺术的繁殖在这里是天然的。有一次我到西双版纳,遇到一位来写生的北京画家,给我看他的工笔花鸟画。功夫了得,但索然无味。问我意见,不好直说,只是建议他到版纳的雨林中看看。若干时间后他回来,眼睛放光,画风大变。因为在这里,你想得出的,它长得出:你想不出的,它也长得出。只要置身其中,就创意无穷。那些年,主流画家主题先行时,云南画家画无题;人家画思想,他们玩形式。所以,云南特出画家,出摄影家,出各种各样的视觉艺术家,就因为这里的水土养眼 还有当地那些脸黑黑的山民,把红泥捏成精灵,用牛皮铰出演戏的人影,衣服上刺绣族群的“史记”,墓地里插有雕刻的魂桩,在草纸上印出将在火中焚化的图像,在贝叶里书写像图画和花纹一样的文字。这是艺术前的原生状态,前艺术的艺术。它们无疑影响了不少云南的和来云南的艺术家 很多年前,我喜欢到曾晓峰的画室看他收藏的黑陶面具,那是村民用背箩背来的。他送了我不少纸马,一种民问祭祀用的木刻版画。还送了一幅油画,至今挂在我书桌后的墙面。晓峰的作品,充满灵异之气,根底大概就在这里。石林圭山曾经是大毛(毛旭辉)、刚儿(张晓刚)等的根据地,他们试图在红土间寻找放野的生命。大毛也送过我一幅圭山的马,笔触里藏着几许燥热和诡异。那是当年他从单人宿舍的床底下拖出来任我挑的。任小林的画我最近才看到,但他1989年“五色天地”中的孔雀、狐狸和人,在热带的绚丽中却透出一种冷冷的疏离感 边地其实是一扇通往世界的门 对政治教条的疏离,使云南艺术家即使在“文革”中,都依然可以醉心于形式的探讨。文革结束不久的云南画展(如申社画展),在国内绘画仍然主题先行的意识形态纠结中,旗帜鲜明地以富有边地风情的色幻和形幻,亮出形式主义创作革新。装饰画风的“云南重彩画”,因此在海内外画廊热销多年,让艺术家看到靠卖画、不靠公家也可以养活自己的希望 不仅“重彩”与“云南”连为一体,版画也因一大批艺术家的探索在八九十年代的主流艺术界引人注目,其中边地和少数民族风的黑白木刻、套色木刻,特别是色彩丰富细腻的绝版套色技法,凸显了一种云南味浓烈的“秘境”画风。“云南版画”走出云南,成为中国当代版画史上的标志性类型。后来我应邀策一个画展到德国,知道德国版画厉害,便拿云南版画去试水,“弄斧”需到“班门”。云南版画的绝版套色技法,让德国人十分服气 ‘85美术新潮期间,云南、四川一批上世纪80年代初毕业,正在焦虑困惑中思考生命意义的艺术家,相邀约成立了“西南艺术群体”,搞“新具象画展”。激扬文字,以展览、幻灯和学术论文同时展示,鼓吹“生命具象图式的呈现和超越”(毛旭辉),强调绘画的“自然意识”(叶永青)和“来自直觉的感悟”(邓启耀),寻找那个来自本原的“存在”(张晓刚)和“灵魂奇异的力量”(潘德海) 正如叶永青所说,“实质上是一个寻求艺术表达自由和实现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启蒙作用,两者彼此交融、双向并进的文化运动”和艺术群体运动。当时我受命执笔撰写“西南艺术群体”的宣言(《来自直觉的感悟》),那种对具有南方野性和感性力量的鼓吹,现在翻看余热尚存。1986-1987年问我应云南美协之邀编辑《云南美术通讯》,云南艺术家那种对生命意义的执着寻问历历在目。大毛(毛旭辉)苦行僧一样“争取艺术与心灵的新空间”,追求“艺术趋向内在精神的呈现与表达”;刚儿(张晓刚)在寂静夜晚喃喃自语说梦话,此刻他刚“出云南”,正在完成从民俗牧歌这类“都市人的一种低级梦想的斯文插图”的出走,渴望那种生命与艺术形式完全溶化的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