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大师丁文江对地理学的贡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学大师丁文江对地理学的贡献

地学大师丁文江对地理学的贡献【摘要】丁文江先生作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开创者,对地理学的贡献不可磨灭。他整理《徐霞客游记》,撰写《徐霞客先生年谱》,编制《申报》地图,编撰《爨文从刻》,使《天工开物》“陶刻本”问世。他在地理学、人类学、动物学、历史学等领域有开拓性的贡献,是我国二十世纪初期值得重视、不可或缺的一位科学家 【关键词】丁文江 地理学 徐霞客 地图 人文地理 丁文江,字在君,生于1887年江苏泰兴一个士绅家庭。他自幼天资聪明,15岁时即赴日本留学,1904年从日本转到英国留学,并于1906年考入剑桥大学,后因经济原因离开剑桥大学转入格拉斯哥大学,1911年从格拉斯哥大学毕业,获得地质学和动物学两个专业的毕业证。丁文江先生于1911年毕业后回国即从事他所热爱的地质事业,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笔者整理后认为丁先生在地理学领域的贡献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整理《徐霞客游记》,撰写《徐霞客先生年谱》 作为一名地质学家,丁文江先生非常敬佩徐霞客,他研读《徐霞客游记》达十六七年之久(这在192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丁文江整理的《徐霞客游记》一书的序中可知)。1926年(即民国十五年),丁先生在《小说月报》(第十七券号外)上又特别表彰这部空前的游记,并对徐霞客游历的目的、游历的途程、是否到达西藏、《徐霞客游记》的文学价值等问题做了全面探讨。丁文江先生整理的《徐霞客游记》使人们认识到徐霞客不仅仅是一名旅行家和游记散文家,他还是一名地理学家。丁文江先生对于这位十七世纪的奇士,费了很多的工夫,整理他的《徐霞客游记》,包括给《徐霞客游记》做了一册新地图,又做了一篇很详细的《徐霞客年谱》,民国十七年由商务印书馆印行。①概括说来,丁先生与一般古籍整理者校订《徐霞客游记》有几个不同:第一,他参照《徐霞客游记》,实地考察徐霞客走过的西南地区;第二,搜集众多资料,编制徐霞客旅行地图;第三,《徐霞客游记》是后人根据徐霞客的日记整理而成,坊间有众多的版本,他博采众长,精选版本。《徐霞客游记》问世后,有论者指出该书的不当之处,然白璧微瑕,无伤大雅 《徐霞客游记》自“丁文江本”后仍有多种版本问世,但是徐霞客年谱迄今为止只有丁文江一种,足见丁文江先生撰写的《徐霞客年谱》的重要性。章鸿钊曾这样评价丁氏徐霞客年谱:他做的《徐霞客年谱》也算一部精心结撰的著作,不单是表彰先贤,对于地理方面,也有重要贡献。原来丁先生和徐霞客确有不少相似之点:一生个避艰险,两人相同,是第一点;霞客游迹遍国中,尤以自崇祯十年至十三年湘桂滇黔之游为最久,丁先生前后入云南凡三次入川黔桂亦各两二次,是第二点;霞客穷长江潇湘郴漓诸水源,和其他地理学上的贡献,可和丁先生对于西南地质学上的贡献先后媲美,是第三点;最奇者,徐霞客携和尚静闻同行,而静闻遇病卒于南宁,民国十八年丁先生组织西南调查队携赵亚曾诸君同行、而赵君遇盗卒于云南,是第四点;徐霞客于静闻死后,尊其遗言,携其骨由南宁经黔入滇,凡行一年零二日,始葬之于鸡足山,丁先生于赵君死后,归葬其骨,复亲任其子教养,行必与俱,以至终身、两人的义侠,古今罕比,是第五点。② 编制《申报》地图 1930年秋,为纪念《申报》创报六十周年,丁文江向史量才提议编制《中华民国新地图》以为纪念,史量才接受了丁文江这一创议。③丁文江遂邀约翁文灏、曾世英合作,形成所谓“丁君创其计划,翁君定其体例,曾君任其工作”之组合。④1930年冬开始编绘地图,参加此项工作的不到10人。在编绘期间,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夜以继日,“无暇旁骛”,这种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正是该图集得以较快速度编成的重要因素。编制该图集广泛参考了地质调查所图书馆收藏的各种地形图近八千幅,搜集了大量天文测量的经纬度相关成果,采用了一千多个经纬点,工作量之巨大自不待言。⑤1933年8月16日出版《中国分省新图》初版,1934年4月22日出版《中华民国新地图》,二图习称为“《申报》地图” 《申报》地图出版后,在国内社会上和学术界均有极大反响。《图书评论》开辟专栏刊登黄国璋、胡焕庸、郑鹤声三人的评论⑥,赞扬、批评两种相左的意见互见。沙学浚继而撰文大力推介:“编制精益,描绘细致,参考周详,内容丰富……在中国地图史上,是空前巨制。”⑦在国外,《申报》地图被称为丁氏地图(V.K.Ting Atlas),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地理杂志》和美国纽约地理学会的《地理评论》等刊多次载文评论,称“全部制作技术都是高水平的”,“是迄今为止最为可靠”的中国地图。⑧解放以后,地理学界同行办极为重视该图,“各方面建设需要地图参考,该图的重要性才充分显示出米。”解放初期出版的全国地图,也都注明“国界根据抗日战争前申报地图绘制”。有关部门在分析对比各种流行的地图后,认为该图比较精细,故要求出版的地图国界要以《申报地图》为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