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自然生态环境保育初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自然生态环境保育初探

台湾自然生态环境保育初探台湾在自然生态保育上,经历了一个由掠夺破坏到恢复、保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探索出许多有效的自然生态保育的经验做法。其中的一些经验做法,值得大陆学习借鉴,用以改善目前日益堪忧的自然生态环境。 一、台湾自然生态环境保育的历程 台湾开始注重自然生态环境保育应该从XX年代中期算起。之此前的XX年,台湾工业和经济飞速发展,人口迅速增长,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空气污染严重,环境质量日益恶化,民众怨声载道。至XX年代初,层出不穷的环境自力救济事件、生态保育运动此起彼伏。通过研究发现,对台湾自然生态环境保育历程进行阶段划分的文献不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彭国栋先生的观点。彭国栋依据对野生动物保育、野生植物及森林保育、自然保护区、综合性保育措施等四项因素的全面考察,将台湾自然生态保育的历程分为台湾开发先期(1895年以前)、日据时期(1895―1945年)、保育黑暗期(1946―1970年)、保育启蒙期(1971―1980年)、保育萌芽期(1981―1990年)、保育成长期(1991年以后)等六个阶段。但他未能深入探讨台湾自然生态环境保育阶段转型的经济社会根源。笔者认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自然生态环境保育由三股力量交织推动。一是由经济发展为中心走向经济发展兼顾环境保护与生态保育,虽然这一转变是迫于环境严重污染的现实和选票的考量。1950年以来,台湾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采取的是“开发使用,以利民生”的原则,其中山坡地与河流地的利用是重点,执政当局的施政重点在有关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速推行农地重划、开发东部和海埔新生地以及开发山地农牧等。对野生动物也是采取捕猎而不是保护的做法,穿山甲、海龟、蝴蝶等捕猎作为食补药材或制作标本外销赚取外汇。为追求经济增长,台湾当局采取经济发展优先的政策,忽视自然生态保育,虽颁布了相关生态环境保育的法规政策,但在执行中难以得到有效落实,从而掠夺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如台湾当局“在东西横贯公路兴建完成后,为安置荣民,辅导其从事农垦,开发横贯公路沿线农业,栽培温带水果。当时砍树种植果树、茶叶或高山蔬菜等高价值经济作物,不仅不会被惩罚还受到奖励。因此,原可以保水蓄水、育土护土的森林,被高经济价值的浅根作物给取代,且坡地种植作物所施的农药和肥料,也在大雨过后流人下游水库,造成水源污染。”二是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与环保运动的推动。上世纪70年代,台湾加速工业化,中小企业及工厂林立,工矿废水与废气排放,导致环境恶化,严重影响民众生活。以台湾的河流污染为例,严重污染的河段比例自XX年代中期到XX年一直维持在10.3-13.4%之间,多氯联苯中毒事件、蛤蜊暴毙事件、西施舌中毒案、绿牡蛎中毒事件等污染事件不断出现。经济与环保的对立与纠葛在台湾社会从未停息,环境保护的自力救济运动兴起,直接迫使执政当局不得不改变为经济发展而掠夺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人为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走上兼顾环境保护与生态保育的发展路子。三是环保力量的介入与推动。从台湾生态保育的实践看,台湾一些有关生态保育法规的制定得益于环保力量的介入与推动。最有影响的例子是,XX年代初,国际环保组织批评台湾从事犀牛角与象牙非法国际贸易,引起华盛顿公约组织的关注,导致1994-1996年间美国依据培利修正案,对台湾实施相关野生动物货品(如珊瑚等)的贸易制裁。该事件直接促使台湾重新全面修订“野生动物保育法”,特别是加强在动物制品方面的管制工作,并成立野生动物保育小组。以上三股力量推动了自XX年代中期以来,台湾经济发展兼顾环保的政策实施,并把生态保育列入施政重要目标加以落实 经过XX年环境污染整治和生态环境保育,台湾的自然生态环境有了较为明显改善。台湾50条重要河流生态环境有了较好恢复,水质得到较大改善。河流污染程度由1993年未(稍)受污染61.1%、轻度污染13.9%、中度污染12.1%、严重污染12.9%,改善为XX年未(稍)受污染67.2%、轻度污染8.1%、中度污染18.9%、严重污染5.9%水平。根据XX年“淡水河系生态指标及生物指标分析”计划中的淡水河系鱼类调查,共记录40科90种鱼类显示,洄游型日本秃头鲨、眼斑厚唇鲨以及消失多年的翘嘴红舶再次出现于河系中下游,显示淡水河水质正在明显改善中。列入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等特殊保护区域的地区生态破坏现象基本得到控制,生态复育良好,生物多样化重新恢复正常 二、台湾自然生态环境保育的经验 首先是制订和完善相关自然生态环境保育的政策法规。到目前为止,台湾颁布实施的涉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相关的政策法规主要有“台湾地区环境保护方案”、“废弃物清理法”、“动物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估法”、“野生动物保育法”、“环境基本法”等等相关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