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关系风云突变之时(之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苏关系风云突变之时(之三)

中苏关系风云突变之时(之三)尽管毛泽东拒绝组建“联合舰队”,赫鲁晓夫还是要协调与毛泽东的关系,他毫不犹豫地飞抵北京 随着毛泽东和赫鲁晓夫在“长波电台”及“联合舰队”问题上的观点对立,中苏关系由最初结盟时期的峰顶滑向低谷。然而,赫鲁晓夫却认为中苏两国的军事联合行动是无可怀疑的,历史必将证明此点。所以,赫鲁晓夫决定亲自飞往北京,去说服毛泽东 他把这次北京之行定为秘密之旅,悄悄地飞去,不准备让外界知道。但为显示两党两国的一家人感情,他要求毛泽东到机场迎接他 1958年7月31日下午4时,毛泽东乘车前往北京南苑机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彪、邓小平等也一起前往 毛泽东与走下舷梯的赫鲁晓夫只是握握手,没有像自家人一样热烈拥抱,没有铺红地毯,也没有欢迎标语,没有欢迎人群和献花的少先队员 从机场乘车去宾馆的沿路两旁,与上次群众手舞彩旗和中苏两国国旗夹道欢迎的情景迥然不同,大街上悄无声息 毛泽东和赫鲁晓夫举行四场马拉松式的会谈,毛泽东就是不同意赫鲁晓夫搞“联合舰队” 7月31日至8月3日,毛泽东和赫鲁晓夫连续会谈了四次 会谈的地点主要在怀仁堂。中方出席人员是:毛泽东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常委,加上彭德怀、彭真、陈毅、王稼祥、黄克诚、胡乔木、杨尚昆。翻译是李越然。苏方参加会谈的有随同赫鲁晓夫来访的马林诺夫斯基、库兹涅佐夫、波诺马廖夫、安东诺夫和翻译费德林 毛泽东在这些会谈中,提出了双方可以合作一万年,毛泽东的意思是既然是合作,就要允许两党两国有意见分歧。毛泽东强调中国要在军事上独立,现在只需要苏联提供技术帮助,毛泽东认为赫鲁晓夫说的“联合舰队”与斯大林时期的联合经营是一回事,对赫鲁晓夫的解释持怀疑态度。赫鲁晓夫对“联合舰队”的解释是两国互助合作,发展真正的现代海军最具威慑力的武装――潜艇,是一步好棋。关于此点,毛泽东还是重申主权归属的“政治性”,因此,两人谈不拢是必然的 有一次,毛泽东邀请赫鲁晓夫到中南海游泳池边的会议室会谈,这次主要谈国际形势、原子武器等问题。毛泽东原意是避开“联合舰队”的问题不谈,希望能够和赫鲁晓夫融洽一下关系,但争论还是不期而至。谈着谈着,不知为什么,赫鲁晓夫对中国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观点。他直来直去,毛泽东则针锋相对 赫鲁晓夫只好说:“这些我们确实还搞不清楚,只有你们自己清楚,总之,你们搞的是中国式的,你们比我们更清楚。” 赫鲁晓夫转移话题继续说:“你们对亚洲和东南亚的情况应该比我们更熟悉一些,我们可能对欧洲的情况熟悉一些,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你们多考虑考虑亚洲的事,我们多考虑考虑欧洲的事。你们可以将亚洲的共产主义运动带动起来。” 毛泽东不积极回应,说:“不一定。这样分工是不恰当的,各国有各国的实际情况,各国有各国的政党和人民,各个国家的事得靠他们自己去解决,别的国家是不能去干涉的。” 对话有点处处顶牛,自然无法再谈下去…… 毛泽东提议赫鲁晓夫与他一起下水游泳,最后谈到了原子弹,赫鲁晓夫无法理解毛泽东的无所畏惧 赫鲁晓夫跟随在毛泽东后面下水游泳 赫鲁晓夫游泳不行,让工作人员给他套了个救生圈。而毛泽东却是自由自在,仰面而泳。赫鲁晓夫看着,喃喃地说,你是游泳好手,游泳好手。毛泽东豪性大发,又直竖竖地立于水中,头露在水面上,赫鲁晓夫却根本浮不起来 赫鲁晓夫随毛泽东一起出水,躺在游泳池边的躺椅上,毛泽东抽了一口烟,故意一语双关地说:“赫鲁晓夫同志,你看,我们两个人在水里都联合不起来嘛,成不了队形啊,哈哈,还是自己游自己的吧!” 毛泽东接着问道:“你对我们的百花齐放这个口号有什么想法?” 赫鲁晓夫回答说:“毛泽东同志,我们简直弄不清楚你们提这个口号是什么意思。花有各种各样──美丽的花,讨厌的花,甚至有毒的花。百花齐放用来比喻社会意识形态,能够都让它们开放吗?” 毛泽东哈哈一笑,说:“这对你们俄国人来说可能不是一个好的口号。” 赫鲁晓夫答:“我们要研究一下这是不是妥当。” 毛泽东说:”对我们是很妥当的。” 沉默了一会儿,话题又转到了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毛泽东问:“赫鲁晓夫同志,你怎么想?如果我们比较一下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世界的军事实力,你就能看到我们显然比我们的敌人强。你想,中国、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加在一起能动员多少个师啊!” 毛泽东轻松地说:“赫鲁晓夫同志,你们需要用多少个师来打垮他们,我们就会给你们多少个师──100个,200个,1000个,都行。知道吗?力量对比,我们是有利的!” 赫鲁晓夫直冲冲地、不无轻蔑地说:“毛泽东同志,你这种想法现在已经过时了。你再也不能根据哪一方的人多来计算力量大小了。以前,用拳头和刺刀解决纷争的时候,谁的人多刺刀多,结果的确不一样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