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极具活力商贸经济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极具活力商贸经济[摘 要] 本文分析了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从哪些方面采取哪些政策与举措来盘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商贸经济,使其极具活力,粉碎了白色势力的经济封锁,起到了对革命战争和红色政权的物质基础支撑作用。这有助于我们在践行新的时代使命中发扬井冈山精神
  [关键词]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商贸经济 研究 
  毛泽东1928年在《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写道:“在白色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军民日用必需品和现金的缺乏,成了极大的问题。……这种困难在全国总政权没有取得以前是不能免的,但是这种困难的比较地获得解决,使生活比较地好一点,特别是红军的供给比较地充足一点,则是迫切需要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商贸经济,在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以服务军民夺取革命战争胜利为目的,以党的正确路线与政策为生命,以群众路线、自力更生为法宝,以各种经济共同发展中的公营为主导,以盘活红区包括沟通白区的商品流通为实务,以红军为主力构成的工农武装力量为后盾与保障,而呈现出顽强的蓬勃的活力,粉碎了白色势力四面包围的经济封锁,起到了对革命战争与红色政权的物质基础支撑作用,“使割据地区一天一天扩大,土地革命一天一天深入,民众政权一天一天推广,红军和赤卫队一天一天壮大”[1]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于1927年率领秋收起义军南下到达井冈山开创的。它地处罗霄山脉中段的湘赣边界,中心在江西宁冈县。其鼎盛时期,范围广达宁冈、永新、莲花、遂川、酃县、茶陵六县,和安福、吉安的一部分,总面积有一万三千多平方公里,人口约九十余万[2]。红军到达之前,这段湘赣边界的经济状况是:因崇山峻岭而田少人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业生产很落后,有些小手工业,商品经济极不发达,主要出产竹木和稻米、红薯、茶油、茶叶、花生、豆子等,交易主要靠每三天一次的圩场集市,是一种典型的自然经济。山下城镇的经济比较发达一些。山上山下基本上是封建所有制下的小农经济,65%以上的土地掌握在地主手里,广大农民深受剥削与压迫。这湘赣边界虽是符合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各项条件,然其经济水平低,加之又处在白色势力的包围之中,这就决定了根据地经济斗争的尖锐性、经济建设的改革性。毛泽东说:“只有开展经济战线方面的运动,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才能使革命战争取得相当的物质基础,才能胜利地开展我们军事上的建设,给敌人的围剿有力的打击,才能使我们有力量扩大红军,……去做各项革命工作”[3]
  (一)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而扩大商贸货源,实行保护工商业政策而盘活红区经济 
  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是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的统一过程。生产的货源决定着流通的规模与速度,而商品的畅销又拉动着生产发展。井冈山根据地一方面大抓农业生产的发展。一是通过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废除封建地主的债权,将没收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分给农民,并分给小手工业者一份适量的土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根据地党政军人员积极参加助农劳动。由于青壮年男子大都参加红军和赤卫队了,农业生产主要靠着妇女半边天,她们采取种种互助方式,并对军烈属实行代耕或包耕,生产繁重,党政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助农劳动。红军与赤卫队有仗打仗,无仗便挤出时间参加农业生产,包括毛委员、贺子珍也同样如此。这般红红火火的农业生产,使根据地农业连年丰收,如宁冈县1928年的粮食总产就比1927年增长了XX年来的最高。1928年至1933年,井冈山根据地从未有过粮油的短缺[4],并有大量农副产品投入市场
  另一方面坚决实行保护工商业的政策。毛委员与边界党的领导,明确提出“保护工商业”、“保护中小商人”的政策。即使在分田斗争中,对工商业兼地主者,也只限于没收其封建地主剥削来的财产。毛委员还针对一时有过的湖南省委的“左倾”错误干扰,特别强调对工商业者的“一个红枣也不能动”。工商业者的义务是照章纳税,对于募款也得尊重其自愿。至于冒险运进红区来的紧缺物资如食盐、西药等等,也允许其有合理的价格,并非一概归类为谋取暴利而给以打击。是党的政策使工商业者盘活了红区贸易经济
  (二)改造旧式交易圩场,增建新型圩场集市
  毛委员和边界党的领导作出决定:改造遂川的草林圩场,新建宁冈的大陇圩场,以此作为两个示范圩场推而广之。谭冠三回忆说:1928年1月,工农革命军打下了遂川,毛委员带上一个连到了草林镇,张贴打倒土豪劣绅、保护工商业的标语,毛委员在群众大会上说明了保护工商业的政策,号召“大家安心做生意”。大会宣告了红色政权的建立,赤卫队的组成和工会的成立,处决了横行霸市、设卡盘剥、开设烟馆与赌场的两个大土豪,对圩场作了整顿改造与加强管理,严禁开设烟馆、赌场与妓女堂,不许哄抬物价、短斤少两、商业诈骗,采取圩场秩序巡逻,维持买卖公平,实行有奖有罚制度[5]。毛泽东在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