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时期都城建康救灾述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朝时期都城建康救灾述略

六朝时期都城建康救灾述略摘要:六朝时期作为都城的建康经常发生的灾害主要有火灾、水灾及疫灾,这些灾害对人民的生命安全、经济发展及城市环境卫生带来严重危害,为此政府相应地制定了一些救灾政策,并在灾后进行防护工作的加强以及进行灾后重建工作 Abstract: The Six Dynasties time the disaster which occurs frequently as capital city Jiankang mainly has the fire, the flood and the epidemic disease disaster, these disasters to people’s safety,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urban sanitation bring the severely impair, for this reason the government has formulated some disaster relief policy correspondingly, and after the disaster carries on the protection work enhancement as well as carries on the disaster reconstruction. 关键词:六朝 建康 环境 救灾 key words: Six Dynasties Jiankang Environment Disaster relief 六朝时期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加上一些人为因素,导致火灾、水灾及疫灾给建康城市生活生产带来严重危害,政府职能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救灾的方式,灾后的处理都是城市环境、经济生活得以恢复的重要保障 一、主要灾害 (一)火灾 六朝时期建康多次发生了大小不一,程度不同的火灾。如东吴孙休永安六年十月, “石头小城火, 烧西南百八十丈” ,孙皓建衡二年,“天火烧万余家,死者七百人。” 东晋元帝永昌二年正月癸已, “京都大火” 。宋文帝元嘉五年、七年京邑都发生大火 而且一直延烧太社北墙 。陈武帝永定元年十一月“庚申,京师大火” 。火灾给城市居民带来的破坏规模也是很大的,梁武帝普通二年五月“已卯, 琬琰殿火, 延烧后宫三千余间”,又梁元帝承圣三年“十一月丁酉,大风,城内火烧居人数千家” 。频发的火灾直接造成了受灾民众家破人亡,财产损失殆尽,小农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再加上频繁的水旱、饥疫等灾害,更使遭遇火灾民众的生活雪上加霜,火灾迫使大部分受灾民众挣扎在死亡线上 火灾还加剧了建康生态环境的破坏,次数频繁、规模宏大的火灾必然产生大量的烟尘,浓烈的烟雾对空气造成污染,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同时火灾的过程中,还烧毁了大量的植被,火灾后大规模地重修以木结构为主的宫殿、房屋,需要大量砍伐树木,再加上薪炭、造船、战争等大量用木,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建康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水灾 建康地处长江中下游,自然环境是发生水灾的重要原因,平坦的地势,纵横交错的河流湖泊,使河流常常泛滥成灾。晋穆帝永和七年七月“涛水入石头,溺死者数百人”。太和六年六月,“京师大水,平地数尺,浸及太庙”并引起“朱雀大航缆断,三艘流入大江”。晋孝武帝时江水冲入石头城的危害较为明显,太元十三年十二月“涛水入石头,毁大航,杀人。”太元十七年六月再次发生类似事件。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元兴三年(404年)五月长江“涛水入石头,流杀人甚多”事件。 史称“商旅方舟万计,漂败流断,骸相望。江左虽频有涛变,未有若斯之甚” ,足见此次损失之大。之后义熙元年、二年、四年都曾有“涛水入石头”现象。南朝时,见诸记载的洪水灾害较多。宋文帝时期,仅元嘉十一年到元嘉二十一年,十年间就发生了6次水灾。南齐永元元年七月的洪水,“涛入石头,漂杀缘淮居民。”中大通五年五月的洪水使建康城内“御道通船”。又如陈后主时,“祯明二年六月,大风至自西北激涛水入石头城,淮渚暴溢,漂没舟乘”。洪水已经威胁到城市的公共交通和居民的安全。特别是沿江海地区,江水上涌损毁城镇、淹死居民是这一地区水灾的特殊表现形式。此外还有人为的水灾,“建平王景素举兵,萧道成出屯玄武湖,梁徐嗣徽等引齐兵至玄武湖,候景举兵引玄武湖水以灌台城。” 综观建康水灾状况,水灾后果严重,洪水或冲毁民居,或卷走庄稼,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给农民带来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所谓水雨伤稼,农作物绝收,继而引起饥荒,对农业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三)疫灾 元嘉四年五月、元嘉二十四年六月、二十八年夏四月、孝武帝大明元年、大明四年,建康都发生了疾疫,泰始四年“天下大疫”。刘宋时疾疫的爆发亦多集中于都城。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