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高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20分)
1.《创造宣言》的作者是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
。
2. 是20世纪90年代在大陆最有影响的台湾诗人和散文作家之一;
是20世纪20年代新月派诗人的代表。
3.整体感知课文就是在 的基础上,对文章的 和 有一个总体的把握。阅读的基本顺序是:整体——部分——整体。
4.总体把握一篇文章,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 。
(2) 。
(3) 。
二、判断题(16分)
5.作者在《创造宣言》中驳斥了 “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 ( )
6.《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一文属于记叙文体的范畴。 ( )
7.《安塞腰鼓》歌颂了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这股力量是通过热情奔放的舞姿、激越的声音、磅礴的气势、明快的节奏,汇成一股撼人心魄的力量。 ( )
8.《乡愁》选自《余光中诗选》,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流传最广的代表作。( )
9.《再别康桥》选自《猛虎集》,是代表徐志摩艺术成就的抒情诗集。 ( )
10.议论文按议论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 ( )
11.《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一文的标题采用形象性说法,既写出了“中国人”的国际地位,又显示了外国教授的真诚。 ( )
12.《创造宣言》一文中,作者用简洁的语言通过古今中外大量的典型事例,对懒惰者、平庸者不去创造的种种错误观点进行了有力的反驳,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论点,倡导我们增强创造意识。 ( )
三、选择题(16分)
13.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崛起(突起,兴起) 倏地(极快地,迅速地)
B.毋庸置疑(搁,放) 比肩而立(紧靠,挨着)
C.曲径通幽(深远,僻静) 刁钻古怪(狡猾,奸诈)
D.遥相呼应(远) 不言而喻(说)
14.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
B.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
C.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D.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
15.依次填充下面的括号,正确的一项是( )。
(1)环境太( )了,不能创造。
(2)但是( )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
(3)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
A.平凡、鲁钝、遁辞
B.平凡、迟钝、借口
C.平常、愚钝、遁辞
D.平常、鲁钝、借口
16.下面两段话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想对中国古代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书目答问补正》(清代张之洞撰,范希曾补正。1963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铅印本)史部的有关部分。
B.如果想对中国古代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书目答问补正》,清代张之洞撰范希曾补正。(1963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铅印本)史部的有关部分。
四、注音解词(15分)
17.给加点的字注音。(5分)
遁词( ) 玄奘( ) 懦夫( ) 繁殖( )
18.解释下列成语。(10分)
(1)汗牛充栋:
(2)掉以轻心:
(3)不言而喻:
(4)尽人皆知:
(5)意气风发:
五、阅读题(3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研究怎样编制书目,怎样利用书目的学问,是目录学。②古今中外,许多大学问家都十分重视目录学,认为目录学是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是基础知识。③清代学者王鸣盛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 ,方能得其门而入。”④目录学专家张之洞也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⑤这些都是十分中肯的话。
19.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园长研修总结(3篇).docx VIP
- 东证期货-商品基本面量化框架系列-二-:黄金择时因子及多周期合成.pdf VIP
- 2024年9月8日贵州省黔西南州州直遴选(事业单位考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安徽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入库、续聘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第2章金属材料组织-4-清华大学-工程材料.ppt VIP
- 第2章金属材料组织-3-清华大学-工程材料.ppt VIP
- 2025政治理论时政热点知识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2025人民防空防护设备产品选型目录.docx VIP
- 第2章金属材料组织-1-清华大学-工程材料.ppt VIP
- Unit 4 Plants around us课件(63张PPT)三年级上册(2024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