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父亲唐振常和《大公报》
我父亲唐振常和《大公报》大公报百年诞辰,是可喜可贺之事。可惜我的父亲唐振常已于今年1月27日逝世,不能参加这一盛会了。近日翻阅父亲生前所写文章,连带忆及平时所谈往事,写就此文。略有所感,兼而述之。
一
大公报是父亲大学毕业后正式踏上社会进入的第一家单位。1946年6月至1952年5月,父亲先后在上海、香港和天津大公报工作。时中国政治风云变幻,反独裁,争民主,旧时代结束,新纪元开启,大公报顺应时代,表明自己的态度。父亲是一介书生,对这一时期自己的工作,最感满意者,是写了几篇颇引人注目的报道
1946年10月4日,上海各界假座天蟾舞台举行李公朴、闻一多追悼会,父亲写了长篇报道,会场政治斗争的气息跃然纸上。诸如会上的唇枪舌战,上海市长吴国桢和参议会议长潘公展的捍格之状,潘公展说一通守法论调,只在会场的一角里发出有组织的掌声;吴国桢侈谈民主,说在上海不会发生刺杀李、闻之事;吴国桢的老同学罗隆基代表民盟发言,他转面对着坐在台上的吴国桢问道:“请问吴市长,昆明是不是中国的土地?”吴国桢无言以对;追悼会的高潮,是由邓颖超宣读周恩来的简短悼词,其中“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如有千钧之力,等等等等,文中多有详尽描述。父亲还加写了几条花絮。所谓花絮,多以事实明指特务捣乱。父亲的同事张乃刚也参加了这个会,自告奋勇亦写了几条花絮。报道与花絮一字不易,全文刊出,除了下面是广告,占了整版地位。同年10月19日,上海文化界在辣斐大戏院举行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大会。这是又一次公开举行的政治性、斗争性极强的大会,周恩来、沈钧儒、邵力子、郭沫若、茅盾等多人发表演讲,痛快淋漓。父亲作了详尽报道,其篇幅仍然是除广告外占一整版,稿亦一字不易。这两篇稿子在当时起了好的作用,特别是大公报能作如是报道,其影响自非他报所可比
1947年2月9日,上海发生劝工大楼惨案(三区百货业职工举行抵制美货爱用国货大会,马寅初、郭沫若到会讲话,特务打死永安公司职员梁仁达)。这天是星期天,大公报负责经济采访的季崇威未到馆,因而漏载,事后补写。第二天,吴国桢举行记者招待会,指梁仁达死于共党捣乱,说被打的人是凶手。父亲写招待会新闻,直言不讳地予以揭露,并对吴国桢作了一番描写。采访课同事都以大公报漏登此重大事件为憾,数人相约共同写信给本市版编辑,要求对吴国桢记者招待会和补写的劝工大楼事件两稿勿加删改,标题处理应有鲜明态度。编辑对此支持,做了符合人意的处理。吴国桢见报大怒。加以此前沪西发生大火灾,父亲引用市政府一位参事的话,指吴国桢处理此事是雷声大,雨点小,许多灾民无家可归,吴已不能耐,如今,“两事并发”,吴国桢命其新闻处长通知大公报,不准我父亲再采访市政新闻
1947年4月,父亲参加上海记者团赴苏北采访。此行由南通张季直创办的大生纱厂出钱,故有参观张氏企业的活动。事实上的操纵者,却是设在南通的李默庵统领的战区长官司令部,意图无非是要各报宣传他们“剿共”的成绩。行程数县,刀光剑影,特务对记者团监视极严。返沪后,父亲写了两篇文章,一篇记张氏企业,写其生产状况,不涉政治。另一篇则从此行对记者的防范和控制写起,漫记苏北各地状况,写了民生困难,百业萧条,写了国民党的压榨,在战场上则连遭惨败。其中心阐明了共产党和新四军的得人心,主题归结为“青纱帐起,新四军一定会回来!”文章颇受人注意,王芸生先生且据此写一反内战社评
父亲在上海大公报两年多,除所写新闻稿外,特写、通讯亦复甚多。大公报一段时期有星期特写的举办,用一至两版的篇幅,集中发表,所涉面极广,原意在星期天供人阅读,以轻松为主旨。以当时的局势,父亲却轻松不起来,写的东西都很硬。父亲在这个版面上写过一篇《寒夜征人妻》的稿件,写一个参加内战的国民党军官在苏北阵亡,其妻流落上海的故事,用意甚明,对传主及其妻均未提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表后,一军官往访我父亲,称所写之人乃其亡友,一面表示为亡友向我父亲致谢,一面探问亡友之妻的下落。1946年,茅盾应邀访苏,去来父亲各写一篇访问记,意义在于:大公报很少以较长篇幅宣传左翼文化名人,其时刊于“本报专访”,又是在较重要的版面发表,意义自不寻常
1948年初,苏联遣返住在千岛群岛等地的中国移民经沪返乡,父亲和我的叔父(唐君放,1947年人上海大公报工作)上船访问这批侨民,合写了一篇特写。此文后来被暨南大学新闻系选为教材,教师讲课时颇有誉扬。同年秋,朱自清死。我父亲访问了他的好友叶圣陶,朱的学生魏金枝与我父亲同住一所中学,也向我父亲提供了材料。父亲一日之间写成一文,其情不能自已。原拟题《长留背影在人间》,经编辑改为《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了!――记朱自清之死》,稿用名郑常发表。此稿先转载于香港大公报,香港报纸继而转载者有数家,有家报纸竟也写上“本报记者郑常”。为此,香港大公报又发一短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PRA 4000.9-2025 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技术要求 第9部分:运维管理系统.docx VIP
- 2025年部编六上语文《草原》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pdf VIP
- 《直播电商基础与实务》-教案 项目8直播电商平台运营实战-教案.doc
- 抗凝药物临床应用指南.pptx VIP
- 学堂在线《医学科研设计》作业单元考核答案.docx VIP
- 庞加莱猜想证明概述.pdf VIP
-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9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件.pptx
- 药物化学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电子教案.doc VIP
-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教案.docx VIP
- 2024年山东成人学士学位英语考试真题解析 .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