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茶”的隐喻认知系统.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茶”的隐喻认知系统.pdf

第6卷第6期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1.6 NO.6 2007年 12月 Journal of Jiangnan University(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Dec. 2007 论“茶”的隐喻认知系统 吴恩锋 , 全晓云 (1.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渐江杭州310028;2.济南大学 外语学院,山东 济南250022) [摘 要]茶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思维现象。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是茶隐喻的认知基 础。文章采用概念隐喻和体验哲学理论,对“人生如茶”和“婚姻如茶”这两个概念隐喻进行认知分析,探讨了茶的 隐喻系统的认知特征及其与茶文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概念隐喻;认知系统;体验哲学;茶文化 [中图分类号]H 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973(2007)06 0109 05 On the Metaphoric Cognitive System of”Tea WU En—feng , QUAN Xiao yun (1.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inguistics and Cognition,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8,China;2.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Jinan University,Jinan 250022,China) Abstract:The tea metaphor is not only a linguistic phenomenon,but also a cultural and thought phenomenon.The traditional tea culture forms the cognitive basis for the tea metaphor.This paper takes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the embodied philosophy theories to interpret the tWO conceptual metaphors”I ife is tea”and ”Marriage is tea”from the cognitive viewpoint.and explores the cognitive natures of the metaphoric system of tea and its relation with the tea culture. Key words:Conceptual metaphor;Cognitive system;Embodied Philosophy;Tea culture 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对茶的记述甚为详细,分 一 、 源远流长的茶文化 释名、集解、茶、茶子四部分对茶树生态、各地茶产、 茶的种植、利用和贸易最早始源于中国。诗经 栽培方法、药理作用等均有详细记载。李时珍指出 《尔雅》中记载:“棱,苦荼。”这是文献中最早出现的 了茶的药用价值及其药理:“茶苦而寒,阴中之阴, 关于茶的注释。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记 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 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以 然火有五次,有虚实。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 上两处“荼”都是古人对茶的称谓。)这是关于茶的 火多盛,故与茶相宜。”并且指出了茶的减肥保健功 药用价值的最早记载。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作 能:“久食令人瘦,去人脂。”李时珍本人也酷爱饮 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集唐代及唐以前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