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阅读方法例说.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散文阅读方法例说.pdf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7年第12期 总第416期 高考散文阅读方法例说 郑勤敦 【摘 要】根据高考散文阅读“主旨辐射”的命题原则和命题着眼点,阅读散文首先应该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把 握形象,尤其是要明确情感栽体(形象)的象征意义,以深刻领悟主旨。在此基础上抓住“确立主旨的着笔点”、“形象 描写的聚焦点”、“思想情感的升华点”、‘‘表现手法的集中点’’和“行文的转折点”研读细品。以准确快速答题。 【关键词】散文阅读;主旨辐射;阅读方法 近年来,高考现代文阅读多采用散文类材料。尽管选文一般语义显豁,通俗易懂,适合考生阅读,但要在有限的 时间内把一篇文章读“到位”,对试题作出正确解答,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本文拟以2007年全国卷I考题(选文为 女作家吕锦华的散文《总想为你唱支歌》)为例谈谈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一 、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把握形象 选文(段)是一个整体,一篇文章写了什么,大致按怎样的思路写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是要首先明确 的,何况高考散文阅读的命题原则就是“主旨辐射”。 《总想为你唱支歌》下笔写道:“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接着依次描写了戈壁大漠中 伤痕遍体的“左公柳”、脸手黑皱的“民勤人”、枯死不倒的“胡杨林”、通体赤红的“戈壁石”。再略写南方“挤满了人、 矗满了楼、停满了车”过于温和的环境以对比。最后写“大西北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美丽……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 衡”。稍加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情感、主旨便一目了然:描写大漠特有的景物,表现民勤人坚强不屈的精神。整体 感知中把握形象是非常重要的。散文讲究真情,优秀的散文总是选择某种(或几种)形象作为情感载体,明确了这种 情感载体的象征意义。便能更明确、更深刻地领悟文章的主旨。像文中的“左公柳”、“胡杨林”、“戈壁石”等都是作者 抒情达意的载体。它象征着顽强的生命。 再看试卷上的考题: 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14题) 此题考查把握、鉴赏形象的能力。明确了情感载体的象征意义,再联系文中对“左公柳”、“民勤人”的具体描写, 我们会发现,它们同处于艰苦恶劣的环境,有着同样的表现,即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稍加分析,答案便可得出: 特点是不畏困难。敢于向命运抗争。用意是突出大西北环境的恶劣和人的坚强意志。 二、研读细品、寻章摘旬、关注“五点” 整体感知之后便要研读细品,即针对文章内容、写法等方面的某些重点之处圈点勾画,细心品读,尤其需要关 注“五点”。 一 是确立主旨的着笔点。看一篇文章,应当注意它是怎样开头、怎样收尾的。因为作者往往在文章开头确定文 章的思想方向,于结尾点题并与开头相照应,《总想为你唱支歌》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二是形象描写的聚焦点。作为情感载体的“形象”,作者一定会在文中对其泼墨挥毫。这样的聚焦点必须抓住细 读,悟透其形象描写的理性意义。我们来看看《总想为你唱支歌》第7自然段对“戈壁石”的描写:“它体不盈握。状若 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缕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湖。……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 【作者简介】 郑勤敦.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八中学教师。 · 126· 2007年第12期 总第416期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 ”这里,富于情感的形象描写实际上传达的是一种理性意义:戈壁石代表大西北,喜爱戈壁 石即热爱大西北。 三是思想情感的升华点。往往作者在对“形象”的倾情描绘中,思想情感也会产生飞跃,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描写也由实而虚。如第7自然段实写戈壁石之后接着写道:“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 喊我,那声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远而神秘,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 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的涌动一层情思。”抒情性极强的描写表明了作者魂牵大西北,向往大西北的深情。 上述二、三两点十分重要,因为它涉及到对一篇散文解读的深度,也是高考的重要命题点之一。请看试卷上的 题目: 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17题) 抓住了“形象描写的聚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